來源:國際金融報

民生理財將迎來新“掌舵人”。

《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獲悉,民生理財首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歐陽勇到齡退休,董事長一職將由民生銀行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叢軍接任。此外,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行長張波將調任上海分行行長。據瞭解,該人事變動安排已於內部公佈。

據統計,開年來已有三十餘位理財子公司高管履新,多位來自母行系統。專家指出,理財子公司人事變動密集源於複雜業務環境下的主動謀變,母行給予理財子資源支持並協同發展仍是當下主流。

民生理財“掌門人”更迭

作爲民生銀行的一員“老將”,叢軍曾供職於總分行的多個崗位。

公開信息顯示,叢軍曾出任民生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總行中小企業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健康產業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務。2015年6月,叢軍接替方舟成爲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行長。2021年,在杭州從業六年後,叢軍又調任至上海,擔任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及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在杭州任職期間,叢軍帶領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走出了不良資產困境,實現扭虧爲盈。2020年,叢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介紹,截至2019年末,民生銀行杭州分行金融資產規模2586億元,“不良率+關注率”在當地股份制銀行中處於最低水平。

叢軍掌舵期間,民生銀行杭州分行大力推行核心人才培養計劃,以“鐫玉系列”培訓體系涵蓋從校招新員工到中層管理幹部不同職員的培訓。

“早幾年,浙江銀行機構不良率爆發,我們行也在其中,所以不轉型不行。”2018年,叢軍在青玉計劃二期青訓班開班典禮上就曾指出,面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等新變化,銀行轉型就得靠人才。

此外,支持民營企業、爲困境企業紓難解困也是重點。2018年,叢軍曾在採訪中表示,民生銀行杭州分行的戰略客羣以大型民營集團、民營優質上市公司爲主,是浙江民營經濟的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也是民生理財成立以來的首次“掌門人”更迭。

2022年6月16日,民生理財獲准開業,註冊資本爲人民幣50億元,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同年,歐陽勇辭去民生銀行行長助理職務,出任民生理財董事長,民生銀行資管部負責人張昌林則出任民生理財總裁一職。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民生理財資產總額75.85億元,淨資產71.89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11.52億元。自主發行及受託管理的理財產品總規模8684.74億元。從營業情況來看,民生銀行淨利潤增速亮眼,在2023年多家理財子公司業績下滑的情況下,依舊保持10.98%的增速,位居第一名。管理規模方面則略有縮水,自主發行及受託管理的理財產品總規模8684.74億元,對比2022年底微縮1.75%。

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迎高管變動

從行業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人事變動頻頻。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開年以來,至少有17家理財子公司的32名董事或高管職位發生變動。5月以來,工銀理財、信銀理財和青銀理財均有高管履新,青銀理財更是迎來“大換血”,多位董事和首席合規官均有更迭。

記者注意到,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新高管羣體中,除部分機構獨立董事來自高校以外,大多數是從母行調任。例如,青銀理財新任董事劉文佳,2010年即加入青島銀行工作,現任該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曾任青島銀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貿易金融事業部總裁等職務。蘇銀理財新任董事長柯振林,曾於2021年獲批出任江蘇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理財子公司高管多從母行調任,主要是由於母行給予理財子資源支持、與理財子協同發展仍是當下主流,母行系統中具有業務經驗的高管更能夠從全局化視角謀劃理財子的全面發展。”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蘇筱芮看來,今年理財子人事出現較大變動,實際上是理財子立足2024年面臨諸多挑戰的一個典型縮影。“一方面,零售業務難度加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促使理財子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在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出現明顯下降,以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產生較大縮水的背景下,理財子不得不主動謀變以應對當前理財市場的複雜業務環境”。

不過,從市場規模來看,4月以來銀行理財規模高速增長。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鬱在研報中指出,4月理財實現2.22萬億元的規模增量,高於2022年—2023年同期水平。進入5月,理財規模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截至5月17日,存續規模累計增4865億元至29.73萬億元,高於歷年5月全月增量,不斷刷新年內高點。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