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開播!就在今晚!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廣東省委宣傳部

珠海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

大型生態紀錄片《中華白海豚》

將於5月22日、5月23日

在央視CCTV-10隆重首播

紀錄片中有約8分鐘呈現

中華白海豚在陽江海域的故事

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探尋中國東南沿海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的生態價值、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講好粵港澳大灣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廣東省委宣傳部、珠海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社教節目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海傳媒集團歷時三年,共同攝製的4K大型生態紀錄片《中華白海豚》將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4年5月22日、5月23日在總檯科教頻道21:10檔首播,於世界環境日6月5日、6月6日在總檯社會與法頻道21:50檔重播。同時,總檯CGTN英、西、法、阿、俄五個語種電視頻道及多語種網頁、客戶端,也將同步播出該片多語種國際版並向全球推送。

▲陽江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陽江東平參與節目拍攝

《中華白海豚》

中宣部2023年“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

分上下兩集,每集50分鐘

首部以4K生態紀錄片呈現中華白海豚

全景記錄了中華白海豚的

生活環境、成長軌跡、繁衍歷程

講述了粵港澳大灣區在

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中

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拯救中華白海豚

守護中華民族美麗家園的生動故事

歷時三年,出海百次

攝製組記錄下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

其中

中華白海豚在陽江海域的故事

將在《中華白海豚》下集呈現

下集首播時間:5月23日21:10

首播頻道:央視科教頻道CCTV-10

視頻畫面涵蓋了

廣東陽江東平大澳漁村

陽江核電站、南海(陽江)開漁節

以及中國科學院專家

解密中華白海豚在陽江生活的區域

和陽江核電站等大國重器對海洋環境的保護

保護中華白海豚

相當於保護海洋環境

中華白海豚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它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着“海上大熊貓”的美稱。目前,全世界大約還有6000頭中華白海豚,約4000頭棲息在中國,其中2000頭生活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是全世界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

作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華白海豚對水質要求極高

因此被視爲衡量水域質量的“活指標”

陽江作爲“綠能之都”

不斷鑽研綠色能源的開發利用

始終堅持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一起抓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

也加強了對生態環境的監管和保護力度

致力守護好這片珍貴的藍色資源

▲成羣中華白海豚在陽江東平海域暢遊

去年8月份

有網友在陽江東平海域

發現10多頭珍貴的中華白海豚

它們時而翻騰跳躍

時而水中翻滾

白海豚在海中自在暢遊的優雅身姿

無疑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好見證

紀錄片《中華白海豚》以權威性、科普性、生動性、國際性爲創作原則,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科學院以及沿海各保護區等多家權威部門、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攝製組足跡遍及中國、美國、瑞典、英國、泰國等國內外近20個城市,海上航行超過3600海里,拍攝完成120T的珍貴影像。

爲高品質捕捉到中華白海豚“白色精靈”般的靈動之美,攝製組首次使用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自主研發的重型陀螺穩像平臺,在大海上實現86倍變焦、4K每秒400幀的穩定拍攝,精準捕捉到白海豚眼神、身型、躍起姿態等細節,它們瓷器般光滑的皮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嗤嗤”地露頭換氣形成的一道道彩虹,帶給觀衆更加精緻、震撼的視覺體驗。

保護中華白海豚就是保護海洋

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更是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美麗家園

5月22日、5月23日21:10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

5月24日、5月25日21:15

廣東衛視

5月24日、5月25日22:30

大灣區衛視(海外版)

紀錄片《中華白海豚》

帶你探索中華白海豚的神祕之旅

綜合|廣東衛視

編輯|林俏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