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證券發佈研報稱,1月23日以來港股市場表現強勁,截至5月20日,恒生國企指數、恒生科技指數(3992.59, 11.96, 0.30%)累計漲幅分別爲39.2%、36.2%,恒生指數(19195.6, -25.02, -0.13%)和恒生綜合指數累計漲幅同樣分別達31.2%和31.1%,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大幅領先。分行業看材料、能源和信息技術等一級行業表現大幅靠前。從近期變化上來看,4月底以來港股通資金仍在持續流入;國際中介機構資金雖然全年累計依然淨流出,但邊際上已經開始逐漸迴流;香港本地中介機構資金流出速度也有所放緩。

華福證券指出,流動性向來是影響港股市場表現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短期內基本面並未出現顯著波動,資金面的改善應該是影響港股市場走勢的最直接因素。

港股市場中外資、港資和內資持股基本呈三足鼎立局面。截至5月20日,港股市場中國際中介持股市值爲8.5萬億港元,佔比38%。香港本地中介持股市值爲8.0萬億港元,佔比36%。中資中介持股市值爲3.0萬億港元,佔比13%。港股通持股市值爲2.9萬億港元,佔比13%。

港股各類中介機構持股市值今年均有回升。華福證券表示,除港股通外,主要中介持股市值在2020年達到高點後持續縮水,直至今年均有所回升。今年來港股通、國際中介、香港本地中介以及中資機構持股市值相比去年底分別提升32.2%、19.0%、13.2%和13.4%。

全年來看,港股市場資金小幅淨流出,但不同機構分化較大,其中南下資金逆勢大幅流入港股市場,依然是今年港股市場增量資金主力。截至5月20日,今年來各類中介機構資金累計淨流出港股市場28億港元,其中香港本地中介機構資金流出1164億港元,國際中介和中資中介機構分別流出507億港元和503億港元,而港股通累計大幅淨流入2145億港元。

風險提示:一是地緣政治風險;二是宏觀經濟不及預期;三是歷史經驗僅供參考;四是海外市場大幅波動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