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西晨報

授“武功祕籍” 尋“不二法門”

廈門市金林灣實驗學校以“臻善課堂”爲載體,深度推動教學改革

楊單女在研討會上作教改主題報告。記者 唐光峯 攝

晨報記者 陳起鴻

昨日上午,由湖里區教育局、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的湖里區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展示研討會在金林灣實驗學校舉辦。金林灣實驗學校副校長楊單女登臺分享,帶來《思維品質 臻善課堂——指向思維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主題報告,收穫陣陣掌聲,其中關於新人教師培育的內容備受關注。

記者瞭解到,金林灣實驗學校創辦於2020年,可謂是一所“年輕”學校。該校不斷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路徑,以“全人發展 奠基成長”爲宗旨,堅持“自信 自律 自強”的育人導向,以“臻善課堂”爲載體,深入探索實施“全人教育”,踐行“讓每一個孩子綻放光彩”的辦學理念。今天,記者就帶您走進這所銳意進取的學校。

量身定製教師成長計劃

據瞭解,金林灣實驗學校成立之初,師資以青年教師爲主,在初中部65位老師中,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不足10位。如何讓新人教師順利走上成才快車道?學校開發了一套行走教學江湖的“武功祕籍”。如今,學校多位教師被推薦廈門市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其中不少都是在校任崗三年就脫穎而出,還有教師榮獲省級創新課堂一等獎,更彰顯了這套“武功祕籍”的“含金量”。

“對於每位新到校的教師,我們並不是簡單地拔苗助長,而是系統地指點迷津。”楊單女表示,就像是闖關升級一樣,每位教師的成長計劃都是量身定製的。學校還發揚“師帶徒”傳承工作,教師們結成“學習共同體”,主動把好的經驗做法“移花接木”,併爲每位新人安排系統的業務培訓;細心教導新人瞭解“臻善課堂”模式,從課堂模式建構開始,手把手演示每個教學環節,助新人快速成長。

楊單女還表示,湖里區今年年初上榜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後,首次在該校舉辦的湖里區教改展示研討會,將進一步提升學校教改的深化與品質。

探索創意科學教育之路

漫遊廈門科技館,移步換景間,跟奇妙科學來個“零距離”接觸……這是金林灣實驗學校開展科學教育的一個縮影。通過搭建“館校合作”橋樑,學校利用“科技教育大聯盟”平臺,與市氣象服務中心、市觀鳥協會等單位合作,爲學子們打造豐富多彩的科普實踐活動,探索出一條創意十足的科學教育之路。

學校還將科學實踐融入日常教學,創造性開發“小小發明創造家”“小哥白尼”等科普知識競賽,以及“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動手實踐大賽等活動,讓學子們在體驗活動樂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感受科學魅力。

每年3月14日,數學文化節如約而至,校園中處處洋溢着濃厚的數學競技氛圍。“我們特地將圓周率作爲數學文化節的具體日期,就是想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熱愛數學的種子。”金林灣實驗學校副校長陳志遠說。

“止於至善,臻於完美。”未來,廈門市金林灣實驗學校還將深入推動教學改革“加減法”,將“臻善”理念融入教學方方面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