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魯中晨報

高青經濟開發區發展日新月異。

小清河通航。 高青:作風體現在項目上

黃河岸邊的高青,總能帶給人驚喜和意外——

2022年建成投產項目16個,2023年新投產項目18個,今年投產項目預計將達到20個,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多次蟬聯淄博市第一。

僅去年一年,高青縣就實施省市重大項目44個,新招引過億元項目43個。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新引進過億元項目2項重要指標的年度目標完成率,再居淄博市首位。

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潛力後勁,高青的精氣神都讓人爲之振奮。

屢屢破圈跑贏的高青,決勝密碼到底是什麼?

作風破冰引領項目突圍

爲政之要,惟在得人。

連續三年的高青新春第一會,聚焦乾部作風和能力建設,成爲傳統和慣例。從2022年的“樹標尺、拉標杆、提境界”作風能力大競賽,到2023年的“效率提升年”,再到今年的“落實突破年”活動,以層層深入、步步遞進的作風能力建設“三部曲”,引領廣大幹部在塑強“後發優勢”、加速“後發崛起”的征途中,一家人、一股勁、一起拼、一起贏。

這場作風能力建設,從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想解放破冰行動說起。2022年初,新一屆縣委接過高質量發展的接力棒,頂着欠發達帽子的高青,迫切需要牢牢扛起解放思想的大旗,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於變局中開新局。

2022年1月,縣委印發《關於開展“樹標尺、拉標杆、提境界”作風能力大競賽活動的實施方案》,一場關於作風能力建設的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檢視、大整改、大提升迅速掀起熱潮。

一場場座談交流,一次次思想碰撞,成爲開門納諫、凝聚共識、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透過現象看本質、探根源,高青發展有速度缺規模、有產品缺標準、有品牌缺效益、有區位缺開放、有產業缺集羣、有項目缺資本、有底蘊缺鑄魂、有資源缺運作、有民生缺品質、有幹勁缺辦法,“十有十缺”的問題清單很快擺到了桌面上。

找準問題更要找準根源,聚焦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規劃審批、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高青縣委梳理出“自甘平庸差不多”“拈輕怕重做樣子”“遇到問題繞道走”“推動工作中梗阻”等六種現象,以此爲重點進行專項督查、靶向整治,以思想之變推進動能之變、結構之變。

新一輪解放思想的亮點更在於制度集成創新,高青縣委從體制機制革新入手,因地制宜建立了“工作線+指揮部”推進機制,圍繞抓好“五區建設”梳理出五條工作線,實行項目化、清單化管理,建立“督事”“督人”雙督查工作機制,打破單位、條塊壁壘,兵團作戰推進落實。

之後,政企早餐會、企業家列席常委會等一攬子機制創新陸續出臺,倒逼各級領導幹部自覺破除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思維、認知、眼界和格局煥然一新。

一子落,全盤活。“樹標尺、拉標杆、提境界”作風能力大競賽活動演變爲一場思想裂變和創新變革的生動實踐,通過“頭腦風暴”,打破了“不可以”的舊觀念,創造出“不可能”的新業績。

作風之力引領項目猛進

“比起來、幹起來、跑起來、拼起來!”大點評、擂臺賽、提速、提質、提效成爲2023年高青工作的主基調。

這一年,高青縣委定調爲“效率提升年”,與市委“三提三爭”一脈相承的基礎上,明確提出“速度就是效率、協調就是效率、簡化就是效率、責任明確就是效率、最小失誤就是效率、辦一件事成一件事就是效率”,以“六個效率”爲主線,深入推進“效率提升年”活動。

以“基層工作日”“服務企業·伴企成長”“季度大點評”“摘星奪旗”“大練兵大比武”等活動爲載體,高青以黨員幹部工作方式方法的重塑、能力本領的提升,推動縣域發展提質提效。

“紅黃旗”制度是高青幹部作風能力建設的又一大創新。各指揮班、工作專班每季度開展一次大點評,發展成果上榜比、項目進度擂臺賽,優者獎“紅旗”、劣者頒“黃旗”。

速度就是效率,經濟主戰場捷報頻傳:在項目遷佔第一線,用時18天完成山東齊氟新材料項目288.64畝用地保障;用時49天完成澳帆二期項目249.22畝用地保障;含氟高端電子材料及配套化學品項目用時3個月完成基建總進度的50%,打造了“齊氟速度”……

在爲民服務最前沿,高青提前半年完成農村學校佈局優化調整;先後入選全國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試點單位、全省首批“三減控三高”特色項目縣;打造“善暖高青”救助品牌,“情暖夕陽”項目專項評估綜合得分全省第一;成功突破趙班路遷佔遺留難點,影響羣衆出行近4年的閆莊路口恢復正常通行……

在鄉村振興主陣地,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點對點挺進大灣區高端市場;高青黑牛入選2023年全國首批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成功創建“好品山東”區域公用品牌;成功獲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去年4月4日,滿載69個集裝箱的“魯清101”號船舶順利抵達高青港,這是小清河復航以來首次海河聯運集裝箱重載通行。加之前年通車的濟高高速公路,至此高青“通天達海”的夢想成爲現實。依託連接省城濟南的北部大通道,高青縣委順勢提出“對接省城年”,明確了7個方面15項重點工作,全面融入省會城市羣經濟圈,吸附省城優質人才、資源、要素向高青聚集。

敢跟最好的比、勇與最快的賽、善向最強的爭,有了這樣的底氣,2023年高青高質量發展跑出了加速度:年中大考高青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9.5億元,同比增長6.8%,列淄博市第一,成爲高青近年來最好成績;在淄博市反饋的31項經濟指標中,高青有7項列淄博市第一,20項指標增速高於淄博平均水平,多項重要指標增速全年持續領跑全市。

作風能力賦能落實突破

今年一開年,各地就迅速掀起拼經濟的熱潮。高青縣委把作風能力建設的着力點放到突破攻堅上,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

時隔半年,高青縣廣大幹部對今年新春第一會“非常之力、非常之爲、非常之舉、非常之功”的動員部署仍然記憶猶新,以“落實突破年”爲主題,縣委書記劉學聖分別從責任感、精氣神、強導向、凝聚力四個方面,闡述了“非常之年”落實突破的方向和路徑。

於高青而言,要想把“一時之勝”變爲“長久之贏”的發展基礎,既需要在“新競合”的態勢下,突破所在格局,匯聚落實突破大合力,徹底打開發展新空間;也需要融入競合圈層,借力發展機遇,因勢利導、乘勢而上,將機遇優勢轉化爲奮起勝勢;還需要堅持“五區建設”這一發展思路不動搖,在落實中找方法路徑、在突破中求實績實效。

於發展而言,良好的政商關係是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軟實力,也是檢驗作風能力建設好壞的試金石。翻看高青“拼經濟”的戰果,營商環境建設可謂亮眼。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落戶高青的招商引資企業再次追加投資、擴建項目達到20多個,這充分體現了外商對高青的認可和信賴。

在落實突破的背景下,“服務企業·伴企成長”活動全面升級,從解決企業“一件事”到辦好惠企“一類事”延伸,出臺企業安寧日、惠企敲門行、柔性執法等務實舉措,切實助企紓困;“基層工作日”制度全面深化,在每週二週三“無會日”基礎上,探索實行“無會周”機制;產業鏈招商工作全面提質,進一步發揮“鏈主”企業話語權和領導權,開展百日攻堅行動;用好“模擬審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2024年熱詞。作爲淄博對接國家黃河戰略的橋頭堡和主戰場,高青瞄準科技前沿,挖掘優勢潛力,加快開創低碳綠、產業紅的發展新局面,搶戰新材料、新能源、健康醫藥等產業的新賽道。目前,從質的提升來看,高青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等創新成長性企業數量達到53家,新質生產力對高青規上工業產值貢獻率達到63%。

抓作風,就是抓執行、抓落實、抓發展。對高青招商人來說,“坐最晚的車,起最早的牀,走最長的路”成爲他們外出招商的新常態。從“雙向奔赴”到“緊密相鏈”再到“共同成就”,招商幹部用高水平的招商引資賦能高質量發展,日漸成爲一個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一季度,高青成功舉辦新招引項目集中籤約大會,總投資136.8億元的34個新招引項目集中籤約。高青經濟開發區擴區調區工作順利通過省級合規工業園區認定。在全市縣域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綜合評價中列小組第一、全市第三。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9家,工業總產值70.83億元,同比增長10.9%;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對全市貢獻度10.71%,全市第4,小組第2;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68.01億元,同比增長6.5%;建築業總產值完成9.2億元,同比增長10.6%,高於市增速3個百分點,全市第3、小組第2。

今年1月18日,山東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高青縣啓動,省級的盛會在黃河之濱點亮,將高青的品質、時尚、活力、魅力悉數呈現給外界,“萬里黃河最高青”聲名遠播。

城市競爭是中國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高青現象”成爲淄博轉型跨越的代表——只要能量化、能分高下的目標,高青軍團總是拼力爭先,不領先不罷休,領先了也不罷休。

這是高青真正厲害的地方,不只謀事,畫路線圖,更要成事,向着目標一步步推進。不是把事“說成”,而是把事真正“做成”。

大衆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馬景陽王繼洋通訊員王克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