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陇南日报

万亩麦田翻碧浪

——礼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种植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白杨

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土基产业路,记者驱车来到与大堡子山隔河相望的礼县永坪镇左翼山顶,该镇去年建成的万亩高标准农田一览无余。田间今年种植的小麦,犹如一层层绿色的海浪,随风翻滚。

这便是永坪镇城关镇片区规划去年总投资1500万元刚刚建成的万亩标准农田。偌大一片农田,让永坪镇平泉村、刘王村、毛李村、冉城村、团庄村、下石咀村和城关镇上川村2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群众受益。该农田田块整治8926亩、土壤改良8168亩、修建排水渠(管)8.9公里、田间道路61公里、设置耕地质量监测点8个。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种植粮油作物0.8万亩,做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种植。

从2022年开始,礼县计划每年以8万亩左右的规模开展丘陵山地区无水源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实施高标准农田6万亩,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7200万元,县级配套1800万元,涉及红河镇、马河乡、盐官镇、永兴镇、永坪镇、城关镇、崖城镇等7个乡镇31个行政村。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已达到28.4万亩,占基本农田142.6万亩的20%。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礼县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整山系整流域规划布局,打破区划边界,打破承包边界,打破地块边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使高标准农田连带成片,大规模推进,提高了良田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中,礼县统筹推进田、肥、路、渠建设,将坡地改平地,多台变一台,窄田变宽田,路跟田走、渠跟路走,农肥进田、农机进田,道路通达率和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亩均增产20%以上,使耕地变“良田”,过去坡耕地群众不愿种、大面积撂荒,现在修成高标准农田后群众抢着种。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礼县在充分保证农户使用权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的方式,提高良田的经济效益。村集体流转经营分包给村内其他合作社经营,收取一定的租金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业兴民富集体强的有机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