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晚报

三两好友,带上球拍,相约球场见,这是不少羽毛球爱好者的休闲运动方式。与飞盘、桨板、陆地冲浪等“网红运动”潮起潮落不同的是,羽毛球运动“长红”至今。没有过多的身体碰撞、自带社交属性、让常盯电脑的办公族放松双眼和肩颈,羽毛球运动的好处不必多说。

然而,一次挥拍拉伤了肌肉、一个跨步损伤了韧带、一阵小跑扭伤了脚……打羽毛球不慎受伤,让羽毛球运动爱好者们不得不停下脚步。

在羽毛球运动中,哪些部位尤其要防伤?急性损伤后如何急救处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何爱珊答疑解惑。

易受伤部位注意防范

何爱珊指出,羽毛球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还是膝关节。“因为膝关节受损而需要做手术的,相比其他部位来说是更多的。”跨步上前接网前球、跳起杀球后落地等,都会对膝关节造成冲击,比如损伤半月板等。

韧带撕裂或断裂也很常见。以膝关节为例,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对关节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羽毛球运动中一些急停、落地、急剧扭转等动作容易引起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而如果不慎踩空或是步伐不正确,也有可能造成踝关节的扭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崴脚”。

打羽毛球或网球时,长期的挥拍或发力不正确,也可能引起“网球肘”,也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常发生肘关节外侧疼痛。

高阶选手会大力挥拍、杀球等,肩关节会大幅扭转,因此“肩袖损伤”也挺常见。肩袖是围绕肩关节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主要作用是维持肩关节的稳定。除了肩关节的反复外展之外,有的人天生肩峰形态更容易压迫肩袖,导致肩袖损伤。

此外,肘关节如果不慎撞击、碰触地面,也会存在受伤风险,但与上述部位相较而言更少见。

运动前如何自我保护?受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除了运动受伤要引起重视之外,运动前做好准备,避免过度运动更为重要。”羽毛球运动中一些不标准的姿势很容易让人受伤,如果想要提升运动强度,建议找专业的教练学习规范的动作要领,运动过程中循序渐进,并且配合训练大腿、手臂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对于减少运动损伤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如果曾受过伤,希望在运动时得到更好的保护,可以选择髌骨束带、护膝等护具,也可以在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贴一些束缚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肌肉。

如果运动后关节轻度受伤,局部出现红肿,可以在24小时急性期内先用冰敷,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及时休息,如果一两周还得不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是骨折或韧带断裂,往往也会伴随着血管的断裂,因此局部会存在肿胀和瘀斑,出现这种情况要尽快前往医院治疗。

徐依励(摘自《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