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珠海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探索食堂自营模式

57所学校取消教职工食堂

南方日报讯 (记者/冉小平)记者从珠海市教育局获悉,自5月起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以来,目前全市已有57所学校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以往学生吃“大锅菜”、教师吃“小锅菜”的现象正在转变。

长期以来,学校学生食堂就餐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4月,珠海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市直属学校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的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2024年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做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

目前,珠海市一中、市三中、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市鸿鹤中学、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全部19所市直属公办学校取消教职工专门食堂,师生同餐同食,饭菜同质同享。

除市直属公办学校外,金湾区21所公办中小学、高新区17所中小学同步推行师生同餐政策。据珠海市教育局统计,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达10万余人。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同餐同菜同价”制度后,教师能直接、准确、高效掌握学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意见,对食堂原材料采购、每周食谱、菜品质量、饭菜价格等进行日常监督,提升学校食堂服务保障水平。

“老师和学生一桌吃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珠海市金鼎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谢志远介绍,该校目前在校就餐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食堂每日推出17样菜品,实施师生同餐后,学校能更及时收集掌握师生对食堂服务的意见、建议,便于改善提升食堂饭菜质量。该校家委会成员彭紫艳表示,师生同餐后,作为家长也对学校供餐质量更放心。

对于家长关注的学校食堂供餐质量问题,记者获悉,珠海市教育局正在积极探索学校自营、政府代营等模式,规范食堂财务收支核算,让师生交的餐费能有更大比例“吃到嘴里”。

按照珠海市教育局部署,直营食堂的学校要严格规定餐费中的原材料、水电、燃气、耗材及人工成本占比,提高学生伙食费的“入口率”。所有学校要完善食品安全负责制,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成立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加强对学校食堂监管,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目前,珠海全市共有14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现自营,占比41.79%。学生在校就餐人数显著增加,对学校食堂满意度大幅提升到89.5%。

后期,珠海市将积极推动优化学校食堂经营模式,通过学校自营、政府代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供餐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