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一根香蔥串起的經濟賬

新都區“天府糧倉”糧-菜產業發展的啓示

東林村村民收穫香蔥

一大早,新都區軍屯鎮東林村的田間地頭就沸騰起來,數百名村民同時在地裏收割蔥,一輛輛農用車不停地在田地和倉庫間往來穿梭,田坎邊上放着大桶的開水和礦泉水、解暑藥,場面頗爲壯觀。

雖然天氣有些熱了,但地裏的人依然幹得熱火朝天,不時還能聽到歡聲笑語。許多人是專門回鄉來收蔥的,沒有流水線上的沉悶,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很多人辭掉工作也要回到土地上來?記者專程來到東林村深入採訪,一探究竟。

一個老問題:

誰來種地

“今天還是500盒……”走進成都昊達農業專業合作社辦公室,理事長賴先明正在打電話,記者本以爲他在對接客商,沒想到卻是在訂盒飯。

“國外的訂單在催了,這幾天就要收完。”賴先明告訴記者,“前幾天地裏人最多的時候有1200多人開工,不僅有本村的,還有周邊德陽、金堂的,有時還要組織大巴車去接。”

“誰來種地”,一直是推動鄉村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痛點。由於傳統農業經濟效益低、農村就業機會少等問題,“種地不如打工”的思想一度在東林村蔓延。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願意種地,因此許多年輕人都出去了,村上就剩下一些老人,也種不出什麼好的產品。”東林村黨委副書記、駐村選調生蔡嘉寶向記者介紹說,軍屯鎮作爲傳統農業大鎮,以前村民都是自己種植油菜、蒜苗、水稻和常規蔬菜,由於規模分散,又沒有優勢產品,經濟價值不高,許多村民將土地閒置外出務工。

蔡嘉寶說,東林村一直想形成自己的優勢產業,帶動集體收入發展壯大,可種什麼、誰來種,都是關鍵問題。

一條新出路:

經營轉型

“這是什麼蔥?效益這麼高!”忙碌的基地裏,從彭州趕來的蔬菜大戶李霖抓起一把蔥仔細地翻看着,“聽說新都這邊有一種新品種,價格比當地普遍的蔥高上一倍,我便專程過來參觀。”

與平時看到的香蔥不同,蔥苗根部呈鮮豔的紫紅色,“要的就是蔥頭,比一般的蔥更香,更方便儲存和運輸,還可以用作食品深加工。”昊達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賴先明介紹道。賴先明是軍屯本地人,也是一位資深的“蔥農”,之前在雲南種蔥20餘年。2017年,東林村邀請他回來牽頭成立昊達農業合作社,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集中力量發展香蔥新品種。

很快,400畝土地集中起來了。在賴先明看來,新都一直有蔥、蒜種植基礎,但傳統品種色淡香味也淡,在市場上賣不起價。他帶領團隊從雲南引進優良品種,根據新都的土壤氣候條件不斷試驗、改良,歷時三年,一種產量和品質更高的品種試種成功了,並很快打入國際市場,售價也比傳統的新都香蔥高出一倍多。“今年一共收了400萬斤,全部出口到東南亞、歐洲的10多個國家。”賴先明告訴記者,目前出口的價格穩定在5元/斤,小春這一季畝產便可上萬元。

一筆經濟賬:

三方共贏

除了組織收割、聯繫出口外,這段時間賴先明每天還要幹一件大事:去銀行取30多萬元現金。“我們當天結算工錢,每天活幹完直接排隊領現金,這幾天用工高峯,一天要發30萬元,去年一年合作社光是給大家發工資就付了800多萬元。”

“沒想到我60多歲了,還成了全家收入最高的人。”正在整理蔥葉的村民黃祖清告訴記者,他家兒女都在外面上班,自己之前也在外面打零工,聽說村上有合作社了,他便回到家,把自家4畝地全部入股,有800元/畝的保底租金,還有1000多元/畝的分紅,自己則在基地裏打工,一年算下來能拿到七八萬元,“我手腳快,選擇計件工資,一天下來可以掙四五百元。此外,年紀大點的還可以選擇一天200元包乾,這樣不會太累。而且做工都包午飯,這不比打工划算多了嗎?還把家裏也照顧了!”據黃祖清介紹,自從合作社成立以來,像他這樣從外面回來的村民已經有好幾十位。

嚐到甜頭的村民越來越多,合作社不僅全盤接收大家來做工,還鼓勵周邊村民利用自家土地種香蔥。“成都平原水源好土地肥,咱們的新品種供不應求。”據賴先明介紹,合作社自己的400萬斤蔥根本不夠賣,於是周邊有農民願意種的,合作社便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種出來了還負責收購。“有這樣的好事誰不幹呢?!”村民黃偉種了20畝,今年每畝賺了1萬元左右。據他介紹,現在周邊農戶已經發展了500多畝,整個東林村及周邊已連片種植香蔥1000多畝。

一條產業鏈:

現代經營

“香蔥收完馬上就要栽水稻,水旱輪作下來,不僅收益高,對土地也好。”賴先明這幾天一直在盤算,趁着農忙後的空當,合作社要做的事還很多:“產業要做大,要可持續發展,還得走現代經營的路子。”賴先明告訴記者,接下來第一件事便是註冊自己的品牌。“我們自己引種培育的蔥,色澤猶如美人面敷胭脂,所以叫它‘新都美人蔥’,今後以合作社爲主體把品牌註冊了,大家就繼續抱團將產業做大。”

賴先明告訴記者,今年冬天,合作社要爭取將目前的400畝基地擴大到1000畝以上,預計帶動周邊農戶按標準種植達2000畝以上;在此基礎上申請出口備案基地,以後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直接發到世界各地。對此,軍屯鎮和東林村也有新思路:目前鎮、村已經向區上爭取了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項目,今年冬天便可實施,屆時基地的作業道路、溝渠等將進一步完善,還能引入專門的農機來提高生產標準和效率。

同時,村上還在積極謀劃建設一個屬於村集體的儲存加工基地,包括凍庫、儲藏、分選、加工、包裝等,一方面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延長上市時間,讓附加值再提升30%;另一方面可以壯大集體經濟,同時帶動增加100多人就業。“我們希望採取‘村集體組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完善產業鏈,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牌,真正讓產業成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的引擎。”東林村黨委書記陳明志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文/圖

製圖 申娟子

【記者手記】

有現代產業作支撐,誰說農業不賺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聚焦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再次引發了思考:在農村空心化、勞動力老齡化等已經成爲普遍現象的今天,種糧怎樣才能賺錢?如何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在新都區東林村,眼前的景象令人驚喜:這裏產業蓬勃發展,村民紛紛迴流,帶動糧經複合發展,集體經濟逐步壯大……如此生機勃勃的場面不禁讓人深思:只要有現代產業作支撐,誰說農業不賺錢?誰說集體經濟做不起來,誰說農民不願迴歸?用現代經營理念武裝的鄉村,離全面振興還會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