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温世明

编者按:为扎实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持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切实以高质量落实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特开设【大抓落实 江西市场监管在行动】专栏。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承办。

今天,请看第二十三篇:《江西十六部门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

确定标准,全量分型,培育“名特优新”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体工商户是重要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已达324.58万户。实施方案针对个体工商户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措施,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各类帮扶资源的有效性,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基础数据库,夯实分型和“名特优新”分类基础

归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所需的市场主体、经营异常等市场监管数据,对接税务、社保、金融、商务、文旅、农业农村、司法、法院等部门的相关数据,形成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数据资源池。

分型和“名特优新”分类基础数据库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四类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对“全域、全量”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摸底,遴选一批初步符合发展方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入库。依托数字赋能,该库实现从“人找人”变为“数据找人”,为高效引导个体工商户分型和申报“名特优新”提供参考支持。

锚定“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划型结果,进行针对性帮扶

实施方案提出,遵循全国统一分型基础标准,结合江西实际,细化确立全省统一标准,对个体工商户集中开展分型判定。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人社、税务等部门,加强数据归集共享,通过系统自动判定方式,在每年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结束后,集中进行一次个体工商户分型判定。将全省实际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型结果在本省“个体工商户名录”中进行标注,并将数据汇总至全国“个体工商户名录”。

各地各相关部门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内,结合经济发展特点,统筹各方面资源,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帮扶措施。

对处于初创阶段,缺乏竞争力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成本、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对处于稳定经营阶段,有一定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畅通招工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引导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抵御风险、持续经营能力。对处于持续壮大阶段,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增强合规管理水平、支持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认定“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实施重点培育

实施方案提出,在分型基础上,各市、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分类指标体系,开展“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认定,实施重点培育。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政策精准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以分型提供差异化帮扶,以分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的稳定经营能力、总体生存周期、活跃度和发展质量。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享受“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在相关专业领域享受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支持,优先享受本地区在资金、培训、贷款、荣誉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针对本地“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专项扶持政策。对“知名”类个体工商户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化品牌创建服务;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等。对“特色”类个体工商户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安排特色产品展示宣传;给予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参与乡村旅游质量效益提升系列行动及产品线路推广等项目;鼓励和支持参加消费季、美食节活动等。对“优质”类个体工商户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祖传手艺等的传承指导,积极培养新一代传人、匠人;加大传统技艺挖掘整理和宣传报道等。对“新兴”类个体工商户加大互联网经营技能培训力度;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给予流量支持,优化各项服务措施;积极推动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等。

持续加强帮扶,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各相关部门将以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为契机,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的分型引导帮扶,优化年报服务、提升数据质量,指导个体工商户重视信用、如实报送年报。各地各部门探索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对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采取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积极探索柔性执法,依法推进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广告知承诺制,实现政策直达快享。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小规模、轻资产、灵活度高的优势,支持个体工商户逐步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各类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配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参与共享生产和创新的能力,实现与中小微企业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的融通发展。

审签:郑少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