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溫世明

編者按:爲紮實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持續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切實以高質量落實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們特開設【大抓落實 江西市場監管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人民日報社江西分社和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新聞宣傳處承辦。

今天,請看第二十三篇:《江西十六部門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

近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等十六部門印發《關於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提升發展質量的實施方案》,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江西省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工作。

確定標準,全量分型,培育“名特優新”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個體工商戶是重要的經營主體,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江西省個體工商戶已達324.58萬戶。實施方案針對個體工商戶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採取差異化措施,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各類幫扶資源的有效性,改“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

建立基礎數據庫,夯實分型和“名特優新”分類基礎

歸集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所需的市場主體、經營異常等市場監管數據,對接稅務、社保、金融、商務、文旅、農業農村、司法、法院等部門的相關數據,形成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數據資源池。

分型和“名特優新”分類基礎數據庫由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電商平臺等四類主體共同參與建設,對“全域、全量”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進行摸底,遴選一批初步符合發展方向、具有發展潛力的個體工商戶入庫。依託數字賦能,該庫實現從“人找人”變爲“數據找人”,爲高效引導個體工商戶分型和申報“名特優新”提供參考支持。

錨定“生存型”“成長型”和“發展型”劃型結果,進行鍼對性幫扶

實施方案提出,遵循全國統一分型基礎標準,結合江西實際,細化確立全省統一標準,對個體工商戶集中開展分型判定。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會同人社、稅務等部門,加強數據歸集共享,通過系統自動判定方式,在每年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結束後,集中進行一次個體工商戶分型判定。將全省實際從事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劃分爲“生存型”“成長型”和“發展型”,分型結果在本省“個體工商戶名錄”中進行標註,並將數據彙總至全國“個體工商戶名錄”。

各地各相關部門在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內,結合經濟發展特點,統籌各方面資源,對“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個體工商戶採取針對性差異化幫扶措施。

對處於初創階段,缺乏競爭力的“生存型”個體工商戶,側重優化市場準入服務、降低經營成本、維護公平市場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對處於穩定經營階段,有一定銷售額或者營業收入的“成長型”個體工商戶,側重暢通招工渠道、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引導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強抵禦風險、持續經營能力。對處於持續壯大階段,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發展型”個體工商戶,側重增強合規管理水平、支持引導轉型升級爲企業、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認定“名特優新”四類個體工商戶,實施重點培育

實施方案提出,在分型基礎上,各市、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分類指標體系,開展“名特優新”四類個體工商戶認定,實施重點培育。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強政策精準供給和梯次幫扶培育,以分型提供差異化幫扶,以分類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個體工商戶的穩定經營能力、總體生存週期、活躍度和發展質量。

“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享受“成長型”和“發展型”個體工商戶的各項支持政策措施,在相關專業領域享受行業主管部門政策支持,優先享受本地區在資金、培訓、貸款、榮譽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出臺針對本地“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的專項扶持政策。對“知名”類個體工商戶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深化品牌創建服務;優化知識產權服務和保護等。對“特色”類個體工商戶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檢驗檢測、質量追溯、營銷推廣等方面加大服務支持力度;安排特色產品展示宣傳;給予特色產業發展資源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參與鄉村旅遊質量效益提升系列行動及產品線路推廣等項目;鼓勵和支持參加消費季、美食節活動等。對“優質”類個體工商戶加強對傳統手工藝、祖傳手藝等的傳承指導,積極培養新一代傳人、匠人;加大傳統技藝挖掘整理和宣傳報道等。對“新興”類個體工商戶加大互聯網經營技能培訓力度;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給予流量支持,優化各項服務措施;積極推動有實力的個體工商戶“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等。

持續加強幫扶,提升個體工商戶發展質量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各級各相關部門將以實施分型分類精準幫扶爲契機,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強不同類型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的分型引導幫扶,優化年報服務、提升數據質量,指導個體工商戶重視信用、如實報送年報。各地各部門探索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對不同類型個體工商戶採取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頻次。積極探索柔性執法,依法推進輕微免罰、“首違不罰”等柔性監管措施。

各地各部門要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機制,推廣告知承諾制,實現政策直達快享。

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個體工商戶小規模、輕資產、靈活度高的優勢,支持個體工商戶逐步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等方式融入各類企業的技術研發、產品生產、配套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個體工商戶參與共享生產和創新的能力,實現與中小微企業基於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創新鏈的融通發展。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