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讯(记者张璐)5月16日至18日,2024汽车产业科技创新黄河论坛在黄河交通学院举行。此次论坛以“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聚焦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趋势,汇集国内外汽车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大咖、高校师生以及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引领。

此次论坛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微信公众号、中国网汽车频道、车讯网、机械工业出版社(机工汽车微信公众号)、黄河交通学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10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论坛盛况。

开幕式上,举行了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黄河交通学院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设计与制造郑州研究院与黄河交通学院签订了《共建河南省实验室合作协议》。

会议表示,此次论坛搭建了产业交流的高端平台,将在汽车工业科技创新领域提供新智慧、新视野,对进一步发挥黄河交通学院的特色优势、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育新高地、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领域,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28条产业链之一,并且成立了产业联盟,正在筹备建设产业研究院,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河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论坛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交流研讨,是一次行业的盛会,必将对打造焦作汽车零部件产业新名片、推动河南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会议强调,作为河南省唯一以培养交通类人才为主的本科高校,黄河交通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近年来,黄河交通学院在汽车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黄河交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了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授权,为师生提供更高更好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向行业输送了大量理论基础扎实、执行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和科研技术人员。

主旨报告环节,大家分享了对汽车智能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实践;在“工程师与工程思维培养”圆桌论坛上,围绕工程师应具备工程思维的重要内涵、工程思维培养提升和沉淀进行了交流,并从实际出发,对学校、企业供需两端,对工程思维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此次论坛历时三天,其间,还举行了大咖面对面——“牢记嘱托、创新引领、共筑汽车强国梦,新时代汽车产业助推中部地区崛起”闭门会,飞舆高校行——黄河交通学院站,智能电动车辆急需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等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