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

我国首颗高功能密度的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北京时间5月21日12时15分,星环科技冠名的我国首颗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星环号·南信大星”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探索宇宙的壮丽征程。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给商业航天领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机构普遍认为,商业航天远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而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蓝海。

万亿元市场在招手

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实施了67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地方政府也在发力。2023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今年5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5月9日,湖北省推出《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2024—2028年)》。

中信证券表示,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万亿元市场规模的新赛道即将扬帆起航,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民生证券认为,2024年卫星互联网产业侧进展确定性强,板块历经深度调整后当前位置布局机会明确。国内进展方面,建议重点关注终端卫星功能应用演绎、卫星招标、组网星发射和商业火箭升级迭代; 海外进展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后续SpaceX星舰试飞、手机直连落地进程和除SpaceX外其他厂商进展,同时建议关注中央和地方政策催化、行业标准协议制定、商业火箭迭代、发射产地扩容应用等相关进展。

受益公司业绩有望大增

部分公司透露了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航天电器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研制配套任务。目前公司正加快商业航天(卫星、火箭、地面测控、终端应用)等领域的产业布局,与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东方空间等客户开展合作,加快推动新业务发展。

航天发展积极布局商业航天板块,公司下属航天天目公司于2024年年初完成“天目一号”探测卫星一期(22颗星)全部发射任务,成功构建了国际首个实现“海反+大气掩星”一体化探测的商业低轨卫星星座系统。

部分公司的成长性值得期待。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公司中,纳睿雷达、霍莱沃、上海瀚讯等公司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均超140%,航天彩虹、广联航空、北摩高科等公司净利润增速均超50%。

商业航天概念股

年内涨幅喜人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概念股涨幅喜人,金盾股份年内涨幅超过122%居首,宗申动力、安达维尔、上工申贝等个股涨逾55%,广哈通信、广联航空、航新科技等个股涨超10%。跌幅最大的个股是盟升电子,年内累计跌幅超49%,思科瑞、航天宏图等个股均跌超40%。

资金最新潜伏商业航天概念股未来走势值得关注。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机构资金净流入超过千万元的商业航天概念股合计有20只,其中宗申动力、上工申贝、上海瀚讯、安达维尔、菲利华等个股机构资金净流入均超过1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