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譚楚丹

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官網顯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華所”)在一單中期票據項目中承諾:“在暫停證券服務業務期間暫停承接新的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的審計業務。”

這是大華所因金通靈造假案被江蘇證監局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被深交所予以6個月暫不受理文件處分決定後,面臨的又一個業務挑戰。

這意味着,“金通靈造假案”對大華所的衝擊已不僅限於證監繫統及交易所市場,其在銀行間市場展業也將受限,這是一次跨市場的全面影響。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案例對市場中介機構行業具有警醒意義,可見上市公司造假案將對相關中介機構業務帶來“立體式”衝擊,即“一處受罰,處處受限”。

暫停承接新業務

隨着近期地方證監局、交易所對“金通靈造假案”涉案的多家中介機構進行處罰,市場關注相關中介機構的存量業務是否會受到影響。

近日,根據交易商協會更新的債券項目審覈進展,一單中期票據項目更新披露募集說明書、財報、主體信用評級報告等材料的同時,還披露了一份大華所關於受到監管部門相關處罰的情況說明。

記者注意到,大華所在上述情況說明文末處向交易商協會承諾:“在暫停證券服務業務期間暫停承接新的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的審計業務。”

這對大華所而言,是繼江蘇證監局、深交所處罰後又一業務限制,且影響面跨越市場。

據悉,5月13日江蘇證監局因“金通靈造假案”責令大華所改正,罰沒超過4132.08萬元,並暫停從事證券業務6個月。次日,深交所對大華所給予6個月暫不受理文件的處分,且該處分結果在上交所、北交所實施監管互認。

此次大華所向交易商協會的承諾行爲之所以受到關注,不僅因爲業務影響面廣,另一原因是證監繫統及交易所的處罰結果能否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互認,是業內長期以來關心的話題。

此外,審計機構從事的“證券服務業務”是否包括銀行間市場的債務融資工具,以及銀行間市場的債務融資工具是否適用於《證券法》,也受到市場熱議。

2020年央行與證監會在答記者問時曾對此表示,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品種的發行、交易、登記、託管、結算等,由人民銀行及其指定機構依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等制定的現行有關規定管理。

不過,在2023年的一次司法實踐中,即全國首例銀行間債券市場虛假陳述案,北京金融法院認爲,銀行間債券市場應屬於《證券法》規定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銀行間債券的發行和交易,屬於國務院依法認定的其他證券的發行和交易,依法應當適用《證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

上述大華所向交易商協會的承諾行爲,對中介機構行業而言有着重要的警示意義,即中介機構的重大處罰結果可能會導致其業務面臨跨市場的全面衝擊。

解釋受罰

對具體項目的影響

據悉,大華所除了向交易商協會作出重要承諾外,還就所受處罰對一個在審債券項目的影響進行說明。

上述債券項目的發行人爲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酒集團”),計劃發行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資金10.5億元,主承銷商和簿記管理人爲國泰君安,聯席主承銷商爲郵儲銀行渤海銀行,該項目“已上會”。

大華所是這一債券項目的審計機構,其對川酒集團2021年~2023年進行了財務審計,並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在前述處罰情況說明中,大華所表示,因金通靈項目被處罰涉及的簽字註冊會計師及項目負責人員均未參與過川酒集團此次註冊發行債券的審計工作;而此次申報項目簽字註冊會計師及項目負責人員也都沒有參與過金通靈項目。

大華所稱,其對川酒集團提供的審計服務合同簽署日期均不在本次暫停證券服務業務期間,相關審計報告客觀、公允地反映了發行人的相關情況。處罰事項對本期中期票據註冊發行不會造成實質性不利影響或法律障礙。

在審項目何去何從

當前,令大華所“頭疼”的存量業務還有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首發(IPO)業務、再融資業務等。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5月13日~21日已有50家上市公司表示取消與大華所的續聘合作。

在IPO方面,根據記者統計,截至5月21日,由大華所參與審計的IPO在審項目共有37單。其中深市有18單,滬市有12單,北交所有7單。

交易所官網顯示,上述IPO項目中絕大多數因發行人需要更新財報數據早已處於“中止”狀態,僅有一單已通過上市委審覈。

根據4月30日交易所新修訂的《股票發行上市審覈規則》,如果IPO企業的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依法採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託管或者接管等措施,尚未解除,那麼要中止發行上市審覈。

如果IPO企業要因此“換所”,新的審計機構應當自中止審覈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盡職調查,重新出具相關文件,並對原證券服務機構出具的文件進行復核,出具複覈意見,對差異情況作出說明;如果不更換,原有審計機構應當及時向交易所出具複覈報告。

再融資方面,由大華所參與審計的再融資在審項目共有10單。其中深市、滬市、北交所分別有4單、5單、1單。

從進展來看,大華所有2單再融資項目進展較快,均已經步入“提交註冊”環節。此外,併購重組方面,大華所在深交所排隊的項目有2單。上述在審項目未來會有哪些進展,值得市場各方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