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回升向好,充分體現出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加快落地顯效的重要作用。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爲做好下一階段經濟工作指明瞭方向。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多,社會預期改善,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爲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勢要起而不可落。二季度是全年經濟運行的重要窗口期,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要堅持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後松,着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靠前發力,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宏觀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餘度,根據國內外環境變化和形勢發展需要,做好重大政策的預研謀劃,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爲應對各種衝擊影響備足管用有效的政策工具。有效落實,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宏觀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頸制約,更高效率推動各項既定政策部署落到實處,提升宏觀政策向微觀傳導落地實效,增強獲得感。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落實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確保基層“三保”按時足額支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在政策實施上,要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大體平衡。要緊扣有效需求不足這個突出矛盾,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加快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消費和文旅等服務消費,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等新增長點;深入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釋放新型城鎮化中的巨大內需潛力;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要抓住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個關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只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幹,隨着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必將進一步鞏固增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