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外資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的熱情持續高漲。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4月份境外投資者淨買入境內債券、股票分別爲1247億元和451億元人民幣。至此,境外機構投資者已連續8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外資機構“買買買”的同時,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主體也在擴容。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共有1129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由此可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正在增強,中國債市展現較強的“磁吸力”。

境外投資者

持續加倉中國債市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05萬億元,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中所佔比例已上升至2.9%。

外資在華債券投資類型趨向多元、交易量明顯上升。德銀中國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徐肇廷觀察到,除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之外的境內債券投資佔比由2023年3月份的12%提升至2024年3月份的23%,持有量由3724億元大幅提升至9200億元。同時,境外機構銀行間市場交易量明顯上升,日均交易量由2023年3月份的617億元提升至2024年3月份的885億元。中國債券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快速上升。

“自去年9月份以來,境外機構連續8個月增持境內債券,4月份境外機構增持境內債券再超千億元,顯示出在內外部積極因素增多提振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人民幣債券配置價值凸顯。”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於麗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於麗峯進一步分析,一是人民幣資產安全性較高,作爲“避險”資產受到境外投資者的青睞;二是國內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取向,投資者普遍認爲未來人民幣債券價格有上漲空間;三是近期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保持回升勢頭,而海外部分經濟體數據走弱,人民幣具有潛在升值空間,進一步驅動外資增配人民幣債券。

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

空間仍較大

自2023年5月15日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正式推出以來,整體運行平穩,參與者數量穩步增加。香港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末,20家境內報價商與58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3600多筆,名義本金總額約1.77萬億元人民幣。按月計算的日均成交額過去一年增長三倍,從上線首月日均約30億元人民幣增至2024年4月份日均120億元人民幣以上。

近期,互換通迎來進一步升級。5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宣佈支持“互換通”機制安排進一步優化,包括新增“互換通”合約壓縮功能、新增歷史起息合約和IMM(國際貨幣市場)合約、延長交易手續費全額減免執行期限等。

“這將更好地滿足境外資產管理機構的入市交易需求,方便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銀行間利率互換市場,提升市場活力;助力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有利於推動香港和內地金融市場的長遠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香港交易所表示。

未來,外資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仍有較大空間。隨着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金融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和債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外資持續提高人民幣債券的配置比例是大勢所趨。

於麗峯表示,目前,人民幣債券仍處於外資流入的初級階段,未來隨着國內信用債市場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外資持有國內債券的品種將進一步豐富,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談及對債市制度建設完善和進一步開放的期待,於麗峯認爲,未來國內債市將繼續穩步推進制度化開放,擴大國際合作,持續推動國內外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境外投資者對更豐富多元的利率對沖工具,例如國債期貨等,具有濃厚的參與興趣。”徐肇廷表示,香港交易所或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國債期貨產品,以滿足境外投資者對於國債期貨的交易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