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正在晾晒中的菠菜种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毛琪 摄

农技专家开展田间指导。

5月16日至17日,2024中国蔬菜产业大会在马鞍山市和县举行。“北寿光,南和县”,和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长三角最大的菜篮子”。几乎与蔬菜产业同时起步,制种产业在和县西北部的善厚镇蓬勃发展。如今,善厚镇可以生产20多个系列、50多个品种种子,年产量超750万公斤,十字花科类种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0%—40%。40多年来,这个“全国蔬菜制种第一镇”的发展与南京市场、南京企业、南京院校的带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挑着扁担来南京卖种子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善厚镇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并以自种蔬菜作为饲料。部分有心的农户发现,自留种颗粒大、纯度高、品质好,便把收集起来的蔬菜种子卖到外地,善厚镇的制种大户刘荣柏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父亲挑着扁担,跟着公交车去南京、扬州。一去就是一个礼拜,能挣七八十块钱,在那会儿可是巨款。”刘荣柏回忆道。

凭借着高品质,“善厚种子”在市场走俏,农户们也逐步扩大制种规模,但仍旧停留在“小作坊”。“小作坊是走不远的,必须得量、质齐上。”以刘荣柏为代表的“种二代”,一边在技术上下足功夫把种子做优做精,一边天南海北跑销售,经济收入节节攀升的同时,“善厚种子”这一品牌也被打响。

从父亲的300亩土地,到今天的8000亩(善厚镇本土2000亩,镇周边4000亩,甘肃2000亩)土地,刘荣柏从放种收种“经纪人”变成远近闻名的“制种大亨”,创立了马鞍山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个人成长经历印证了善厚制种产业的发展。

为做大做强蔬菜种业产业,善厚镇流转100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种业示范区,吸引了安徽金皇种业有限公司等镇内外21家蔬菜制种企业纷纷入园落户从事蔬菜制种生产。此后,又成立善厚蔬菜种子协会、善厚万农蔬菜种子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种植,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抱团发展。

自此,善厚镇制种产业初现规模。

南京理想种业带来产业二次腾飞

在善厚镇制种产业发展的40余年里,南京理想种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少科技支撑,尤其在产品深加工和品种包装上依然滞留于传统的销售模式,市场竞争力不强。”刘荣柏坦言道。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理想种业”)在善厚镇的落户,带来了一股强烈的“科技风”,引领当地制种产业实现了二次腾飞。

南京理想种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蔬菜种子专业性公司,尤其是其自主研发的“烫种”和“四倍体”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在全国制种业内独树一帜。南京理想提供的技术支撑让亩均产量得以提升,种子的品质也更加优良,提高了制种户经济效益。另外,南京理想种业还为善厚带来了黄玫瑰、黄心乌等新品蔬菜的原种,由当地制种户代繁代种。“我们提供原种,制种户代繁代种后再交给我们进行销售。送过来的种子要测量水分、出芽率、纯度,不合格的就要退回去。”安徽理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焕林说。

在善厚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胡传宝看来,正是南京理想种业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促使本地制种企业比学赶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制种水平。

事实上,行业龙头——南京理想种业的进驻,不仅推动了善厚制种产业转型升级,更延伸了产业链条。一袋袋包装精致的各类蔬菜种子一改过去“大汽车装运、大麻袋包装”的传统生产销售模式,真正实现了科学育种、规模种植、订单生产、精选加工、电子销售、快捷配送,部分品种的蔬菜种子甚至实现了“以粒论价”。

从“代加工”向

“自主研发”转型升级

“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本土制种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强。他们在平时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发展起一批熟悉的种业专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胡传宝说。

和县华禾种业有限公司就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建立小青菜、萝卜、辣椒等蔬菜常规品种的提纯复壮技术,引进、示范基因快速纯合技术、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技术、亲本快速选择选配技术等蔬菜繁育新技术。专家的帮助、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让蔬菜种子更加耐热、抗病,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绿色环保。同时,也缩短了新品种的研发周期。

为了引领制种企业从“代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型,推动制种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善厚镇近年来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团队编制了种业产业发展规划,目前种业启动区已初具规模;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杂交小青菜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小青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小青菜种质资源收集及开发利用等6项科技合作,研发出特矮806、夏抗608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等。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毛琪

通讯员 王智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