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政林

5月16日,落戶於遵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貴州藍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輝公司)生產車間裏一片繁忙,一塊鋁錠經過壓鑄、加工、焊接、打磨等24道工序後,成爲一個個汽車的機殼組件。

2023年,該公司生產了10萬套電機外殼、電池箱體、電控箱體等新能源汽車壓縮機零部件,產值1.1億元,成爲遵義市生產新能源汽車三電(電機、電控、電池)核心零部件的龍頭企業。

在遵義高新區,像藍輝公司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還有不少,這與近年來遵義高新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密不可分。

“我們與多家高校合作,對產品及材料進行攻關突破,深入研究相關技術,解決了鑄造過程中多個難題。同時優化工藝流程,使產品合格率與生產效率有了較大提升,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藍輝公司技術質量部模具設計師劉貴海說。

作爲一家專注於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機外殼、電池箱體、電控箱體等相關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藍輝公司加強創新研發,向“新”提質、增效、擴量。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堅持技術研發,做強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爭取成爲西南地區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藍輝公司董事長楊安表示,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公司計劃新建廠房和生產線,引進一批新設備和高端技術人才,着力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生產效率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據瞭解,目前遵義高新區蓄勢聚力,重點生產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產品,配套生產充電樁、電子母排、汽車空調等核心零部件。

在遵義巴斯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巴斯巴公司)生產車間,與傳統充電樁相比,這裏生產的充電樁要大一圈。

“這是我們公司新研發的儲能式充電樁,目前在國內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巴斯巴公司充電樁工藝工程師石坤告訴記者,儲能式充電樁集充儲爲一體,具有穩定性更高、獨立性更強等特點,可實現錯峯充電,讓用戶享受到更加穩定、可靠、高效的充電服務。

在生產車間的另一邊,自動化流水線改造正在加緊建設。據悉,建成後的自動化流水線,將配備MES系統對設備進行自動檢測,不僅可提高裝配效率,還能提升產品品質,防止零件漏裝、少裝。

巴斯巴公司成立8年來,不僅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參與制定國家和地方行業標準,還與多家大型新能源整車製造廠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訂單量增長迅速。2023年,公司實現產值達2.7億元。

“近年來,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加大設備和技術投資力度,提高產品品質。”巴斯巴公司辦公室主任馮銳表示,接下來,企業還會在科技創新及技術提升方面努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藉着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強勁東風,遵義高新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鏈補鏈延鏈,探索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改善產業發展環境,大力支持區域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與省內整車企業加強協作,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據介紹,圍繞全省“六大產業基地”建設,立足區域整車製造企業配套需求,遵義高新區已形成覆蓋電機、電控、電池、整車製造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資源稟賦,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規模,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