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聯社

5月22日,港股大盤縮量高臺窄幅震盪,恒生指數微跌25點或0.1%,收報19,195點。恒生科指微升0.3%,收報3,992點。大市成交金額減少至1,266億港元,是5月7日以來最低。港股通淨流入16.5億港元,連續三天都較少,顯示港股通欠缺高追意願。

中泰國際還表示,已注意到港股通的買入對象再起變化,最近七個交易天集中沽出美團(3690 HK)、快手(1024 HK)、小米(1810 HK)等互聯網公司,取而代之集中買入建、農、工、中四大國有銀行及能源電訊等央國企。

盤面上,由於市場出現板塊輪動行情,權重藍籌股表現仍然偏弱,主要是資金從上述股份流出,轉而流入落後或具題材性的股份。

友邦、港交所、阿里、美團分別跌0.6%、0.5%、1.7%及0.7%。京東宣佈發行17.5億美元可換股優先票據,股價下跌2.3%。

國家工信部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日前召開座談會,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包括鼓勵行業併購、保障暢順的退出機制等,光伏相關股集體大漲,如新特能源(1799 HK)、協鑫科技(3800 HK)、福萊特玻璃(6865 HK)、信義光能(968 HK)分別升17.0%、12.0%、9.0%及6.6%。

三大航空股繼續強勢,國航(753 HK)、南航(1055 HK)及東航(670 HK)分別升4.6%、4.3%及3.2%。

多位美聯儲官員承認當前利率具限制性,但需要觀察更多通脹回落的證據才能啓動降息,預示短期降息機會較微,但9月降息的窗口仍未關閉,預計美元指數及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有頂下有底。

中泰國際表示,海外央行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漸強,港股流動性壓力逐步抒緩,但港股的升勢仍需基本面轉強及盈利預期改善配合。

上週房地產新政出臺後,高能級城市短期成交受政策刺激有明顯升溫(北上深杭等核心城市看盤量明顯增長,二手房成交加快上量),後續緊盯核心城市銷售能否持續企穩回升,關鍵仍在於因城施策是否有效降低居民購房實際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