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联合举办“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宣讲活动

共讲协同发展好故事

5月22日上午,“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京津冀联合宣讲活动在廊坊市举办。图为活动现场。河北日报通讯员 董旭旭摄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的一名建设者,我有幸见证了这座航空新城两年多来从无到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亲眼看着‘美丽空港’展现出动人的模样。”5月22日上午,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京津冀联合宣讲活动现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党群工作局工作人员付饶向现场及线上收听收看的京津冀三地15万余名干部群众深情讲述。

“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京津冀联合宣讲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武清区委宣传部和廊坊市委宣传部联动开展,旨在充分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创新搭建京津冀联学联讲联动交流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党的创新理论共学、重大主题共讲和实践效应共享。

参加宣讲的9名宣讲员来自京津冀基层一线不同行业,围绕三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产业发展互促、公共服务共享等,结合自身工作和成长经历,讲述京津冀三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生动故事,全方位、多领域展现十年来三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累累硕果。

活动现场,来自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的周子妮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传承运河文化、讲好新时代运河故事的亲身经历。不管是去北京进修,还是来河北旅游,三地间协同交通一体化的飞速发展,都让周子妮感受到协同发展十年对两地人民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迁。今年,通武廊文旅交流季由武清区“轮值”,作为一名武清文旅人,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她连续五天奋战在工作一线。“我们拿出百倍的诚意和千倍的努力,让京津冀三地的游客在武清感到宾至如归。”周子妮说。

身着公交制服的何少花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从业17年来,她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帮助到从全国各地来北京的乘客。为此,她学会了河北、天津、陕西等地方言以及手语。“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我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交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北京到天津、河北,公交、高铁班次不断增加,还有未来要开通的地铁,三地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何少花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继续提高驾驶技能,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为了让京津市民吃上优质蔬菜,河北全力推进京津冀农业农村领域协同发展,着力建设环京津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咱们京津冀老百姓都爱吃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很大一部分就产自我们廊坊。”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边缘讲述的故事和“菜篮子”息息相关。永清的柿柿红小镇引进种植了二十多个西红柿新品种,销售冠军就是“普罗旺斯”。这个小镇不仅与北京物美、永辉等大型商超进行产销对接,还与海淀、房山等地的上百个社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十年来,廊坊市已建成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20家,年供京蔬菜量近100万吨,不仅丰富了首都市民“菜篮子”,也鼓起了廊坊农民“钱袋子”。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份份感人的真情,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次持久、热烈的掌声。

“我们将以这次联合宣讲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三地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持续推进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三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识。”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熊厚说,廊坊市将学习借鉴京津地区理论武装工作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理响为民”理论学习宣讲品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宣讲方式、手段,创新宣讲形态、话语,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