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盤整後,國際金價再度爆發,創出歷史新高。5月20日盤中,倫敦金價和COMEX黃金一度衝破每盎司2450美元,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大漲過後黃金後續走勢如何?此時上車是否還來得及?又該如何上車?……

近日,針對投資者關心的上述焦點問題,嘉實上海金ETF基金經理張鍾玉進行了深度解讀。在張鍾玉看來,黃金資產屬於偏債性的資產,避險需求升溫是推動今年來金價上行的主要動力。未來考慮到各國央行購金避險需求有望持續,疊加美國降息若真正落地,從長期看,金價上行趨勢或可持續。鑑於受多重因素影響,金價短期波動在所難免,張鍾玉建議投資者將一定比例的黃金作爲配置型的避險類資產放在自己的資產池,避免孤注一擲。從性價比角度衡量,藉助相關的黃金ETF來佈局或許是更高效便捷的途徑。

避險需求升溫是推動金價上漲主要動力

對今年來金價大漲背後的邏輯,張鍾玉分析認爲,實際上自2022年四季度伴隨美國通脹見頂、有望開啓降息預期以來,黃金便開始走高。尤其從2023年開始金價漲勢超出很多人預期。

“支持金價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對黃金的避險需求持續升溫”,張鍾玉進一步指出,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逐漸擴散,對黃金產生了較爲深遠的影響。特別是近兩年來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導致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逆全球化趨勢,美元全球主導貨幣地位的逐漸削弱,而黃金作爲避險資產配置價值日益凸顯,各國央行紛紛增持黃金。自2022年11月份以來截至2024年4月,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已實現連續18個月增加。避險需求成爲推動此番金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金價短期或有波動,長期持相對樂觀態度

談及投資者關注的黃金上漲勢頭是否可持續,張鍾玉建議從兩個角度去解析。首先此前金價上漲主要是基於美國降息預期,雖然降息確切的時點未知,但方向明確。若未來降息時間表確定的話,黃金屬於長久期的偏債券資產,這在長期對其有託底向上支撐的作用。

其次從支持此輪黃金上漲的邏輯看,央行購金避險需求仍有望持續。世界黃金協會近日發佈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的官方黃金儲備增加290噸,同比增長3%至1238噸,創下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的歷史新高。據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央行購金趨勢未來五年內有望持續,近七成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內將增加黃金儲備。此外,美聯儲降息“雖遲必到”,雖然在時間點和節奏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但美國的高利率態勢如果持續過久,對美國經濟以及其他的風險類資產將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後續隨着美國降息通道打開,以及世界格局重新演變,張鍾玉指出,從長期看對黃金價格持相對樂觀態度。

避險配置優選黃金類ETF

考慮到影響黃金走勢的多種因素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美聯儲到底何時降息,確切時點未定,因此黃金短期波動在所難免。張鍾玉不建議把黃金作爲單一的品種去重倉持有,更多是建議將黃金作爲避險資產,保留一定倉位基礎上,可適當落袋爲安。若未來地緣政治緩和、全球經濟進入復甦週期,可適當降低一些倉位,但整體仍是建議將黃金資產作爲避險配置。

張鍾玉分析道:“當前黃金處於集多重利好於一身的機遇期,如果各種因素一旦有所波動,相應的金價也將產生較大的波動。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把一定倉位的黃金作爲避險資產加入到資產配置中,同時搭配一些風險比較高的權益類資產或者彈性比較大的資產,來構建啞鈴組合。”

具體到黃金投資渠道上,有看得見摸得着的金幣、金條、黃金首飾等,但實物類黃金通常保存不便,且變現的話需要有一定折價。張鍾玉進一步指出,從投資角度看,更便利的方式是藉助黃金類ETF這類純粹的標準化投資工具。

張鍾玉管理的嘉實上海金ETF跟蹤上海金午盤基準價,主要投資對象爲黃金現貨合約,其風險收益特徵與國內黃金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徵相似,爲投資者提供了投資黃金的的便利工具。“希望大家在選擇投資工具時,儘量選擇一些標的比較純粹的投資工具。黃金類ETF以黃金資產爲底層,爲投資者跟蹤金價走勢提供了便利工具,不過最終的選擇權仍然在投資者自己手中,不同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不同的品種,關鍵是合適的纔是更好的”。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本產品由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