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管控及低空安全解决方案商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特金智能)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包括上游的材料、航空器研发和制造,中游的无人机系统开发、低空运营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等都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中国民航局表示,将增加低空可飞空域。

自从新质生产力成为未来发展主方向之后,低空经济作为代表就备受关注。近日,又有一家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完成融资——无人机管控及低空安全解决方案商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特金智能)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以无人机、低空智联、飞行器等为关键词,赛道内共有超40笔融资。其中,多数为A轮和天使轮。一位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人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之前一直都有应用,比如无人货运、电力巡检、地理测绘、应急救援等。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包括上游的材料、航空器研发和制造,中游的无人机系统开发、低空运营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等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该位投资人称。

产业资本和国有资本出手

根据披露,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的特金智能,领投方为远翼投资,跟投方为深圳中小担创投上海自贸区基金,老股东华强资本持续加持。

股权穿透显示,领投方远翼投资是一家产业资本,背靠上市公司远东宏信(HK.03360),主要投资医疗、教育、高端制造、TMT、环保等产业。作为一家产业资本,目前远翼投资管理规模超50亿元,先后参与看途虎养车(B轮领投)、沛嘉医疗(9996.HK,C轮领投)、微创医疗机器人(2252.HK,A轮联合领投)、绿米联创(B\C领投)、高仙机器人(B轮领投)等。

特金智能是远翼投资最新的一笔投资,上一投资是参与中博瑞康的近亿元B轮融资。

产业资本之外,还有两大国有资本,深圳中小担创投和上海自贸区基金也来了。

深圳中小担创投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向上股权穿透,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国资委100%持股的深投控;上海自贸区基金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下的首支自贸区主题专项投资基金,其分别由7家国有集团、公司出资组成。过往投资中,先进制造、汽车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为主投方向。

上述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深圳、上海两大国有资本出手,显示出其对低空经济的看好。“在深圳,2023年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并且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0条以上,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达60万架次。可以说,飞行规模全国领先。2024年,深圳又出台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展低空经济积极。”

“而上海也在加快打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5大未来产业集群,区域内有近3000家低空经济相关公司,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了低空经济试点。上海自贸区基金的跟投,显示出国有资本对于该赛道的支持。”

在低空经济发展的今天,除了飞行器等硬件,低空智联成为重要一环。此次新一轮融资的特金智能,其董事长姜化京表示,在无人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实现“空地一体化”,网格化监管、一网统管的低空安防监管网络,是推进低空安防技术必须要走的路。

“为此,特金智能将继续深化TDOA城市级网格化无人机管控解决方案,让相关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一站式实现低空飞行目标的‘监测、预警、识别、定位、追踪、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

航空装备核心零部件和软件是重点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在今年超40笔融资中,航空器、eVTOL等核心装备,以及软件系统是资本关注的焦点。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金额较大的融资事件中,无人机、eVTOL等航空器公司融资较多。比如今年4月完成近亿元A+轮的沃兰特,就是一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商,而eVTOL行业是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于沃兰特航空,富有民航飞行器经验。据称,公司已与头部企业签订数百架意向订单。在技术与商业化落地之下,3月初沃兰特完成了由鼎晖百孚、自贡创发领投的1亿元A轮融资,老股东青松基金、明势资本追加投资。此外,顺为资本等在早前融资中亦有加持。

另一家融资2000万美元的时的科技,由海外知名投资机构独家战投,融资后,计划在中东地区打造“空中出租车”应用场景。无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卓翼智能也在今年完成了2.5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赛道内新晋独角兽,投资方包括中航融富基金、凯鼎投资、陕西光子产业强链基金、中关村科学城等。

上述投资人认为,低空经济中的航空装备技术快速发展,是航空器、eVTOL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统融资较多的原因之一。“目前,电动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包括混合动力、氢动力等都是航空装备技术发展的可选路径。同时,应用场景的丰富,让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传统直升机等有创新空间,去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和性能的要求。”

“就无人机、eVTOL等核心装备来看,芯片、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及飞行安全的可靠度要求均不低于新能源车行业,因此目前尚未有载人eVTOL完成适航取证,仅有部分区域开展eVTOL或城市空中交通的试运行。但作为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方向之一,支持政策已经出台。”

日前,由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7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到2030年,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

该位投资人认为,在万亿级市场规模之下,低空经济中的新交通、智慧城市成为新基建,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然,发展中法规制定和行业标准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民航局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增加低空可飞空域。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ID:gh_8b25bce7ef22),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