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口日報

龍華區金貿街道社工喬振英:

做照亮居民生活的“點點微芒”

喬振英(右一)在社區開展宣傳活動。本報記者 鄺曉霞 攝

本報記者 鄺曉霞

揉泥、切割、堆砌、塑形……近日,一羣孩子在學習泥雕藝術,龍華區金貿街道社工喬振英忙前忙後,臉上始終帶着笑。

因地制宜開展和設計有特色的服務項目,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數年如一日用心用情地投入工作使喬振英成爲深受居民喜愛的“貼心人”,同時也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的傳承。

組織活動有聲有色

2018年,年過40歲的喬振英從哈爾濱來到海口,成爲一名社工。“我很喜歡海口,在享受這裏優美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想盡一份力,而社區工作直接服務居民,能夠獲得更多滿足感和成就感。”喬振英說。此前從事技術培訓的經歷,讓她善於與人交流溝通,很快就在社區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喬振英所在的金貿街道星海社工站共有3名社工,另外兩名是“00”後的鄧婉霖和李敏,她們平時根據居民需求,結合各個社區特色開展活動,如金海社區候鳥老人多,便開展長者喜聞樂見的形體、手工等活動;電力社區退休老人兒童多,重點開展幫扶活動;萬綠園社區小區和商圈多,重點開展便民活動……各個社區活動有聲有色,受到居民歡迎。

“小喬她們很用心,每次舉辦的活動都很豐富,一些候鳥老人本來都要回去了,但是現在都捨不得走。”金海社區居民張淑玲告訴記者,社區開展的活動她幾乎每場都不落下。

用心當好居民貼心人

“爺爺,我們又來幫您辦認證了。”在居民張爺爺的家中,喬振英幫他辦理了高齡認證後,耐心地詢問起老人近期的身體健康、生活飲食等情況。

過去,喬振英在走訪居民過程中會遇到不配合、被質疑等情況。如今,被她的耐心和真誠打動,居民見面會主動問好,對於被認可,讓她感到格外開心。

在喬振英看來,海南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她希望在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進一步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通過走訪部分電力社區高齡老黨員,深度挖掘老人們與‘電’的故事。”喬振英介紹,通過完善電力社區所特有的“電”文化,既帶動了社區老人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增強文化自信,也促進了居民對社區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此外,龍塘雕刻、傳統拓印、椰雕……一場場別出心裁的文化體驗活動,不斷激發出羣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一個人是點點微芒,聚起來就能發出大大的光亮。”喬振英說,自己深愛着社工這份職業,並將一直用心地幹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