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剛剛,證監會發聲》

5月23日,在2024年金融街論壇系列活動——“資本市場賦能新質生產力”主題交流活動上,證監會綜合司司長周小舟表示,證監會將抓緊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緊緊圍繞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進科技、產業和資本高水平循環,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

周小舟指出,證監會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爲根本宗旨,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作用,引導要素資源加速向科技創新等新質生產力領域聚集。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新“國九條”任務部署,配套出臺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併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修訂完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進一步提高科創企業研發投入和發明專利要求。

同時,積極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科技型企業成爲新上市企業的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市值佔比大幅提升,目前已超過40%。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機制作用日益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一批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科技企業高效整合資源。豐富重組支付和融資工具,出臺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完善重組“小額快速”審覈機制。加強私募創投、公司債券等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註冊制改革以來,近九成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獲得過私募基金支持。

周小舟表示,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資本市場在分擔創新風險、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有可爲。證監會將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和新“國九條”部署要求,抓緊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緊緊圍繞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進科技、產業和資本高水平循環,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

一是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促進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股債期市場協同效應,提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質效。落實好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企業股債融資。進一步促進暢通私募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環,積極發揮好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在挖掘、培育、支持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方面的獨特作用。

二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增強對新質生產力的包容性適應性。堅持尊重規律、尊重規則,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深入研究完善發行上市、併購重組、私募創投等制度安排,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優化上市公司結構,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

三是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動金融創新。堅守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強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監管能力建設,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爲,維護市場“三公”秩序,穩妥防範化解風險,共同營造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良好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