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5月23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露營產業如何進階?

作者 童笑雨

一塊天幕、一頂帳篷、一桌美食,兩年前,這是最時尚的休閒方式。近來,隨着Citywalk、CityBoat爆火,很多人發現,露營逐漸淡出朋友圈。

隨之帶來的,是人們關於露營產業的思考:曾經的“頂流”露營,如何進階?

日前,金華山·中國國際露營大會在浙江金華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露營設計、露營產業專家學者和協會代表共話露營產業、行業發展。

現場展示的露營裝備。童笑雨攝

曾經火爆的露營,如今怎樣了?

北京青藍文旅規劃設計院院長、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旅遊總規劃師馬牧青認爲,當下的露營市場逐漸迴歸常態化,露營產品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呈兩極化發展趨勢,突出表現在高端、野奢、小衆化和低端、簡易、大衆化。

相關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22—2023年中國露營行業研究及標杆企業分析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升至2483.2億元。2024年,中國露營市場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爲文旅產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國產戶外露營品牌原始人品牌部負責人表示,這兩年,露營裝備銷量高,普通入門玩家數量激增,且露營已從一、二線城市逐漸擴展到四、五線城市。

他還提到,以前露營人羣以年輕人爲主,但現在不僅家庭出行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很多老年人組隊露營,參加戶外運動。

但此前在網絡上,仍有聲音提到“露營行業遇冷”。

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的露營倒閉潮,其實是行業“大浪淘沙”的一個過程。那些跟風蹭熱度、運營成本和品質配套跟不上需求的露營地,勢必會被淘汰。“一塊草坪、搭個帳篷,就是露營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國際露營大會主席李守文說。

北京王府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麗輝表示,當下,消費者更傾向於“露營+音樂”“露營+垂釣”“露營+徒步”等融合業態,圈地、搭個帳篷就能躺賺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獨特的露營目的地、差異化的運營方案、豐富的體驗感纔是消費者的需求。

與會人員在現場體驗露營裝備。童笑雨攝

如此次活動的舉辦地,浙江金華山,從山頂到山麓都有露營新業態進駐。

在雙龍溪峽谷中段的雲中溪項目,增加了露營、團建、娛樂、山谷泳池等內容;在入駐當地的戶外品牌大白熊Nordisk,遊客能體驗叢林穿越、蹦牀網陣等遊樂設施,以及圍爐煮茶和帳篷火鍋等新式用餐。

如何讓露營更健康、更持續,更受大衆歡迎?有專家提出,要規範營地從業標準、提高運營門檻、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意識、發展主題露營,增強消費者體驗感。

馬牧青表示,主題露營是產業競爭發展的密鑰,“露營+”可有效延伸產業鏈,如“民宿+露營”可創建鄉村微度假旅遊區。

“露營已經不能成爲一個獨立的個體項目,而應成爲區域旅遊的配套。”對於露營地未來的發展,巴西國際露營協會亞洲執行主席郭昕力認爲,要結合農文旅大方向,通過露營地引流,結合活動豐富內容,通過區域配套帶動周邊產品,最終通過城市人流消費帶動鄉村經濟增長。

此外,他還提到,要加強國際合作。他說,歐美等國家露營產業發展較早,如今中國雖然實現了趕超,但在國際上,“中國聲音”並不響亮。“中國的露營裝備產品和國際品牌在質量、聲量上仍有一定差距,要多交流,可加強與巴西等拉美地區國家的合作,搭建貿易平臺,發揮中國露營裝備產品的全產業鏈優勢。”(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