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近期,蘇州首條“枇杷航線”開通,讓枇杷從樹上“直飛”百姓身邊;一張《吳中枇杷嚐鮮熱力圖》爲市民提供枇杷採摘採購指南;一大批媒體網絡達人主播在果園現場,爲粉絲直播枇杷從生長到品嚐的全過程,傾力打造“枇杷頂流”。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推進,許多鄉村深入挖掘並充分利用當地生態資源、農業資源、文化資源等優勢,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科技賦能,爲新農業插上騰飛翅膀。數字開啓未來,服務促進發展。近年來,“5G”“大數據”“物聯網”“低空經濟”這些新潮的術語漸漸與接地氣的農業緊密相連。洞庭山碧螺春搭載着物聯網和區塊鏈的勁風,青種和白玉枇杷坐上了無人機,臨湖大米從一粒種子開始全程質量可追溯……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一系列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有效賦能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一幅現代化特色新農業發展版圖正在徐徐展開。

文化加碼,爲新農村書寫精彩序章。山清水秀最是養眼,文化鑄魂涵養氣質。木瀆古鎮四處可見身着唐裝漢服尋訪古蹟的遊人,光福鎮紅色旅遊線路和研學課程吸引了大量遊客,江南水鄉甪直爲旅客帶來喫住行遊全方位沉浸式遊園體驗……文脈悠久,文化薈萃,民藝、民俗、風物都是歷史積澱賦予的地方寶藏,當優秀傳統文化的稟賦乘上新時代的春風,當質樸的民俗風情迴歸當下的生活,便讓新農村綻放出新光彩,煥發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新動能。

創意引領,爲新發展聚集火熱人氣。隨着大衆旅遊觀念的多元化,各地鄉村牢牢把握日益追求個性化、小衆化、舒適感的旅遊趨勢,深耕當地資源,不斷出新招,打造網紅地標。在橫涇林渡暖村乘坐粉色小火車,體驗農耕文化,享受田野肆意撒歡的情趣;來到越溪旺山村,錢家塢特色街區熱鬧非凡,靉靆嶺茶園清新幽靜,親子樂園生機盎然;打卡木瀆善人橋村蘇坦谷,戶外越野、軍事拓展等休閒體育運動精彩紛呈。特色化、人性化、多樣化的旅遊形式出圈出彩,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蝶變的生動故事持續在各地上演,相信將有越來越多環境美、產業旺、文化興的魅力鄉村綻放在我們眼前,讓“美麗鄉愁”上升爲“美好經濟”,轉化成村民們愈加美好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