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追光而行,探寻品质发展之道

——济南市莱芜实验幼儿园这十年

3650天、87600小时、5256000分钟……在四季更迭和时光流转中,济南市莱芜实验幼儿园已然走过10年。这十年,莱芜实验幼儿园坚持党建引领,把牢办园方向,围绕“适宜教育、奠基人生”的办园理念追光而行,走出一条品质发展之路。

莱芜实验幼儿园教师团队。

自然教育赋能幼儿成长。

打造“童年院子”释放幼儿游戏天性

踏进莱芜实验幼儿园的大门,仿佛走进了一个趣味的生态乐园。在这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地中,不仅种植了100余种植物,还设置了露营地、泥巴池、户外CS等近20个多元的游戏区,而用石板、瓦片、玻璃等14种不同材质铺设的环园路,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童真童趣。这片既能乐享自然、又能释放天性的生态乐园,有一个别致的名字——“童年院子”。

园长毕爱华告诉记者,之所以叫“童年院子”,是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把游戏的天性淋漓发挥,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在体验中收获经验,在这个院子里留下童年的美好回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了用好、用活这个得天独厚的育人场,从2014年建园之日起,毕爱华就带着老师们研究起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并在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中确定了“自然、自主、成长”的课程理念,探索形成“自然教育、自主游戏、完整成长”三大课程体系。

在游戏课程实施的十年里,“童年院子”满足了幼儿乐于游戏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让幼儿在生态环境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在野趣的活动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神奇。同时,幼儿园还创设了艺创类、探索类、搭建类、生活操作类等四大类、十余个特色体验坊,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多自主游戏和体验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引导幼儿多元化自主学习与探究,幼儿园特意“留白”了足够的弹性空间,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激发孩子们的无限创想。随着游戏课程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莱芜实验幼儿园的名气越来越大,受邀在全国幼儿园自然教育论坛上分享游戏经验,园长毕爱华也在首届山东省幼儿园园长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标准赋能科学管理品质发展再提速

十年,从蹒跚起步到蹄疾步稳,幼儿园的品质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

过去十年,幼儿园的教师团队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推动幼儿园健康稳步发展。“我们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应的一日工作流程,以流程管理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向高效化、优质化发展。”毕爱华介绍,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的推出实施,幼儿园又对11个模块、112个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积极构建更加科学的流程化管理体系,在“标准”赋能下,形成了一切工作有制度、一切制度有标准、一切标准有流程、一切流程有图解的“四个一切”科学管理方法,让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做正确的事”,并清楚“如何正确地做事”。

为了给幼儿园发展提速,幼儿园探索了“项目团队管理”模式,以项目团队为载体,创新“三个构建”,即构建项目团队、构建团队文化、构建人文环境;建立“三项制度”,即建立规范的团队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评估制度、多元的业务培训制度;把握“五个实施”,即实施团队目标精细化、人员分工精准化、任务实施流程化、工作落实创新化、评先树优全面化,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精。团队管理模式上的这一创新,也使幼儿园的管理实现了新的跃升。

提升教育“软实力”多路径助推专业成长

有人说,遇到一名好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幸运。走在莱芜实验幼儿园,随处可见“好老师”的身影,她们眼中有光、教育有方,举手投足都是对孩子满满的爱。

看着不远处与孩子们热情互动的老师,毕爱华介绍起幼儿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向优、向好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根本动力。”她说,为了提升教育“软实力”,首先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事业。幼儿园积极探索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对各类教师的分层培养,比如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分层培养方案》,对青年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卓越型教师针对性培养,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通过3到5年的培养周期,促进每一名教师实现完美蜕变。

在教师成长上,幼儿园更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共读式、结对式、主题式、引领式等多元培训方式,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研究,从班级活动“微课题”入手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逐步到幼儿园规划课题申报和研究,带领教师走向研究的深度、审视研究的广度,把科学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师的研究行为,让教师真真切切感受到“研”的实质意义。近年来,幼儿园的教职工先后获得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教育管理者、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160余项荣誉称号。莱芜实验幼儿园则先后获评山东省省级示范幼儿园、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等60余项集体荣誉。

“过去的十年,是我们沉淀积累的十年;未来,我们将不忘教育初心,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努力书写属于实幼人的璀璨篇章!”毕爱华说。

(本报记者韩晓凤通讯员王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