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講述者一:2017級郭知畫的母親

關鍵詞:快樂

“那些天真的、不帶目的性的快樂大放光芒,讓一個已被日常瑣碎切割佔據的80後中年婦女,和孩子們一同享受這場童年盛宴。”

星光童年節中的郭知畫(右)。

爲了這次“回憶”之旅,我特地去翻了下之前拍的星光童年節的照片與視頻。

作爲一名深度參與者,每年和孩子一起從籌劃、準備、製作、佈置,到當天的全程參與,感覺都是一種與我自己童年的遙遙呼應——彷彿有條時光隧道,那些天真的、不帶目的性的快樂大放光芒,穿梭而來,使得一個已被日常瑣碎切割佔據的80後中年婦女,短暫地跳脫出來,由着這種純粹加持,和孩子們一同享受這場童年盛宴。

每年被主題色鋪滿的校園,夢幻新奇,熱鬧有趣,如同愛麗絲夢中的奇景,身穿各種“奇裝異服”的孩子們穿梭其中,有些創意甚至被策劃了數月之久,只爲童年節當天的大放異彩。

孩子滿臉的笑意,充滿着幸福快樂,校園裏也沒有“無趣”的大人們,只有沉浸其中的“大孩子”,配合地穿着當年的主題色,年齡差與家長天然的“威嚴”在這一天不復存在,每個人笑着忙着將這些美好的體驗裝進自己的記憶之瓶。

每每到活動尾聲,孩子們額頭沁着汗水,手裏拿着冰淇淋,咂摸着甜蜜。大人們收拾着,打掃着,又拎着大包小包走出校園。午後,喧囂的校園沉寂了,但滿滿當當的快樂已經充盈每個人的心裏。

今日回想,這些發自肺腑的快樂,都會給這些經歷過的孩子們一種力量,即使在多年後身處理性的成人世界,這些純粹的、細碎的、生機勃勃的美好仍會像閃爍微光的星辰,點綴他們的生活,熠熠生輝。

——————————————

講述者二:2017級蔡佩澤的母親

關鍵詞:美育

“孩子爸爸是一名設計師,竟也常常驚訝於孩子對美的獨特理解和表現。”

星光童年節的蔡佩澤。

孩子的小學生涯中,對星光童年節的期待遠遠勝過其他節日,因爲童年節就像一本色彩斑瀾的相冊,每翻一頁,都會看到別樣的美麗。

每一年我們都會和孩子一起用心準備童年節的服飾,孩子冒出的奇思妙想,我們都會充分尊重、商量討論、善加體現,這個過程也是對孩子的審美教育:粉色禮裙配上彩紙魔杖,墨綠長裙配上飄逸羽翼,紅色旗袍配上典雅髮簪,金色華服配上古典團扇……每次當孩子穿着家長與自己一同碰撞、設計出的服裝走在星光大道上時,眼裏都閃耀出自信優雅的光芒。孩子爸爸是一名設計師,竟也常常驚訝於孩子對美的獨特理解和呈現。

生活需要美,也需要創造美,每一年的用心用情,讓這個快樂的日子擁有了更多美好的回憶。我們會和孩子一起把這本絢麗的相冊一直翻下去,去收穫更多更美好的記憶。相信孩子永遠都會記得那個充滿着夢幻色彩的童年。

——————————————

講述者三:2016級譚之慧

關鍵詞:成長

“我認真對待了自己的每一次出場,那不僅僅是走秀。現在我長大了,回想童年節的參與過程,就像是我與曾經的自己相遇,也讓我面對挑戰時心中總能鼓起勇氣。”

星光童年節中的譚之慧。

從一年級的美人魚,二年級的哪吒,三年級的紫色仙子,四年級的綠色精靈,再到五年級的糖果女孩,六年級的國朝來襲,精彩遍佈着我的整個童年。

在我內心最深處藏着的,就是二年級紅色的哪吒。從設計到後來的服裝縫紉再到彩妝,都是我和我的姐姐,還有我媽媽和我的阿姨一起完成的。

先是買一條紅色的裙子打底,然後再買一些粉紅色的塑料卡片,剪成花瓣的形狀,再塗上白色,然後就變成了荷花的花瓣。再打上小孔,穿上綠色的絲巾,就圍成一圈在腰上的裙子。

我從三歲起就學滑輪了,然後哪吒的風火輪當時就是用滑輪來代替的。爲了更接近哪吒這個形象,姐姐在我的滑輪上一比一畫出了火焰的效果,爲了更真實,還在我的腿上和手上都畫了這個火焰,當時我記得是早上5點就已經起牀畫這個顏料了,看起來就很形象。

哪吒有一個武器,大家都知道是一個金色的環,媽媽就用呼啦圈來代替了這個武器,還在上面塗上金色。我們還還原了哪吒兩個丸子頭的髮型。

童年節的每一次服裝設計,我都很在意,也都很用心。我認真對待了自己的每一次出場,那不僅僅是走秀。現在我長大了,回想童年節的參與過程,就像是我與曾經的自己相遇,也讓我面對挑戰時心中總能鼓起勇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