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劉蕊)儘管美國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強勁復甦,但在大多數美國民衆們眼中,美國的經濟情況似乎要糟糕的多。

英國衛報哈里斯民調顯示,近五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爲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之中,近半數人預計美股今年將下跌。同時,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經濟新聞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隨着美國大選日的臨近,美國民衆對經濟的悲觀情緒仍然有增無減。這對於拜登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民衆“體感溫度”比數據冷得多

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對於美國經濟的“體感溫度”要比實際情況冷得多:

55%的受訪者認爲美國經濟正在萎縮,56%的受訪者認爲美國正在經歷衰退;但實際上,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在增長。

49%的受訪者認爲標普500指數今年將下跌;但實際上,該指數在2023年已經上漲了約24%,今年以來上漲了12%以上。

49%的受訪者認爲失業率處於50年來的最高水平;但實際上,美國失業率一直低於4%,接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

7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爲通貨膨脹正在加劇;但實際上,美國通貨膨脹率已從新冠疫情後9.1%的峯值大幅下降,目前在3%至4%之間波動。

許多美國人將經濟狀況歸咎於拜登,58%的受訪者表示,由於總統和政府管理不善,經濟正在惡化。

高通脹引發“氛圍衰退”

儘管超過半數受訪者感覺美國經濟正在衰退,但實際上美國最近的一次經濟負增長髮生在2020年,即新冠疫情初期。自那以後,美國經濟已經大幅增長。失業率也跌至歷史低點,工資一直在上漲,消費支出一直強勁。

然而,美國民衆們的感受卻並非如此。在經歷了通脹和高利率的動盪之後,美國民衆對於美國當前和未來經濟前景衝滿擔憂。今年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六個月低點。

因此,儘管像GDP這樣的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強勁,但這些統計數據與美國人對經濟的實際體感之間,存在着一條巨大的鴻溝。在民意調查中,55%的受訪者認爲,美國經濟只會變得更糟。

這種現象被經濟學家們稱爲“氛圍衰退”(vibecession),這個詞最早是由經濟學作家凱拉•斯坎倫(Kyla Scanlon)創造的,用來描述人們對經濟普遍存在的悲觀情緒,即便是實際表現良好的經濟統計數據也無法消除這種悲觀情緒。

打擊美國民衆信心的關鍵顯然仍是高通脹。在民意調查中,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最大的經濟擔憂是生活成本;大約同樣比例的人(68%)表示,通貨膨脹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同樣比例的受訪者認爲,“當我每個月都感到財政拮据時,很難對積極的經濟消息感到高興,而且經濟實際上比媒體報道的還要糟糕。”

超六成受訪者不信任經濟數據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對經濟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受訪者屬於哪個政黨: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更有可能對經濟感到失望。

調查顯示,70%的共和黨人認爲,美國經濟正在萎縮,通貨膨脹正在加劇,整體經濟正在惡化。而民主黨人中持相同觀點的人不到40%。自然,共和黨人也比民主黨人更相信,是拜登政府的管理不善導致經濟惡化。

不過,無論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幾乎所有受訪者都同意的一點是:在瞭解經濟情況方面,他們不知道該相信誰。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對經濟新聞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哈里斯民意調查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格澤馬(John Gerzema)表示:

“美國人對這些數據的看法是:‘經濟學家可能說情況正在好轉,但我們生活的地方卻沒有這種感覺’……擺脫四年的不確定性需要時間。領導人必須明白這一點,並帶領公衆一起努力。”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