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中國人民銀行上週推出一系列重磅房地產優化政策,包括下調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至歷史最低、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用於收購存量房。海通證券表示,此輪房地產優化政策將顯著提振中國經濟,中性情形下實際GDP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

海通證券研報顯示,在本輪地產政策出臺前,截至一季度末,房地產業拖累GDP大約0.38個百分點。調降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放鬆限購等措施能夠降低購房門檻,增加潛在購房者的數量,有助於刺激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

研報指出,當前我國居民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3.69%,5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在3.1%,如果降低0.25個百分點,100萬貸款每月還貸金額將減少500元左右,這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的購房意願。

報告還提到,居民實際首付比例分別下降1、1.5、2個百分點,那麼相應的,同樣的首付資金能夠撬動的資金分別增加2.9%、4.4%、5.9%,在單價不變的情況下,意味着居民端購房面積會以同樣的比例增加。

其次,政府和國企助力去庫存也能帶來部分新銷售。報告假設年內完全投放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爲4000億元、3000億元、2000億元,根據央行“按照貸款本金60%發放再貸款”的比例,分別能夠撬動銀行貸款6667億元、5000億元、3333億元,以每套住房平均面積100平推算,能分別增加新增購房面積7334萬、5500萬、3667萬平。

基於此,報告預計在樂觀、中性、悲觀政策假設下,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可達10.3億、9.9億、9.5億平,支撐實際GDP增速分別達到5.9%、5.6%和5.4%,而中性情形下實際GDP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

上一次中國房地產調控寬鬆政策密集出臺還是在2014-2016年間。根據海通證券分析,兩輪政策都旨在通過降低購房成本、增加資金投放來提振房地產市場,但具體的措施和力度有所區別,反映了市場環境和調控目標的變化。

在信貸寬鬆方面,兩輪政策都涉及到首付成數、公積金貸款利率和商業貸款利率的下調,2014-2016年的下調更爲頻繁、幅度較大,而本輪政策雖然時間較短,但已經突破首付成數、公積金貸款利率下限,同時取消商貸利率下限,給予市場更大的自主權。

在放鬆限購方面,兩輪政策都出現了放鬆限購的趨勢,但城市範圍和政策的具體內容有一定差異,2014-2016年限購放鬆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而本輪出現了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限購放鬆。

在去庫存方面,兩輪政策都採取了措施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2014-2016年主要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去庫存,而本輪則鼓勵地方國企收購來消化庫存。

在政策性金融工具方面, 2014年央行創設補充抵押貸款工具(PSL)後,2014-2016年累計發放超2萬億元,規模較大,佔到整個棚改資金來源的65%;本輪央行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首次投放3000億元,規模適度,預計撬動銀行貸款5000 億元,疊加去年年底用於“三大工程”的5000億元 PSL,市場資金合理充裕。

綜合來看,本輪地產優化政策更加穩健,更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重新審視、調整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出臺的限制性政策,在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時防範風險和投機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