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青崗坪村山坡上的茶場。聞子豪 攝

5月21日“國際茶日”,在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鐵”)結對幫扶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青崗坪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啓雲早早來到援建的青崗翠綠茶廠,查看今年武鐵訂購的夏季防暑降溫茶葉裝運情況。

幾天前,武鐵組織近百名職工到青崗坪村考察、體驗。在駐村工作隊帶領下,武鐵職工饒有興致地參觀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標準化農田、青崗翠綠茶業專業合作社。休息時,村舞蹈隊表演的《巴山舞》《歡迎貴客來品茶》等節目讓職工感受到了村民的滿滿熱情。隨後,在茶場對面的“連心微家”,村民舉辦的農副產品展銷會煞是熱鬧:臘肉、苞谷、小高粱酒、乾土豆片、辣椒皮、蘿蔔乾、苦瓜皮、茶葉等農副產品一應俱全,散發着鄉土氣息的農副產品吸引職工爭相選購,不到十分鐘,有的產品一度脫銷。張啓雲現場統計,村民此次進賬近兩萬元!“自去年單位組織職工到青崗坪考察、體驗活動後,今年會有二十批次近3千名職工到村觀光、考察體驗。此舉將爲村民帶來消費幫扶30萬元左右。”張啓雲說。

“茶者南方佳木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種茶、製茶、飲茶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傳承歷史。青崗坪就是這樣一處適合茶樹生長的寶地。位於武陵山脈當中的青崗坪,平均海拔950米,山間常年雲霧籠罩,光照時間短,土質多由風化巖風化形成的碎石土,這種環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所產茶葉中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很高。

2015年10月起,武鐵結對幫扶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青崗坪村,至今已近9年。“當時村僅有茶園1000畝,但多以老舊茶園爲主,由於茶葉銷路不佳,茶園缺乏管理,部分茶園雜草叢生,根本看不到茶樹,茶園畝數逐年退減。”青崗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啓兵介紹。

2017年,武鐵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經過反覆調研考察,大力開展茶園改造行動,新發展茶園2080畝,改造老茶園500畝,並爭取扶貧政策爲脫貧戶統一採購供應優質種苗,組織茶農開展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同年,武鐵投資38萬多元建設茶廠廠房,後續投資75萬元採購茶葉加工設備、投資74.4萬元用於改造村茶園和基地建設、投資410.9萬元完成村組道路基礎設施修繕,滿足茶農、合作社和村民生產運輸需求。

駐村幫扶讓青崗坪茶葉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葉產量也從2018年的1萬5千斤穩步提升至現在的3萬9千斤,茶廠師傅製茶水平隨之飛速提升。2021年6月,青崗翠綠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光全在當年“採花杯”宜昌毛尖加工技術比賽中脫穎而出,被評爲“製茶大師”;2023年5月,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授予長陽青崗翠綠茶葉專業合作社技師王大風“長陽製茶(綠茶)大師”榮譽稱號。青崗坪茶葉品牌愈加響亮,2023年“清江”毛尖品質鑑評活動中榮獲金獎,“青崗翠綠”也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定爲綠色食品A級產品。

但是茶香也怕巷子深。有一次,張啓雲與吳光全談心時看到他眉頭緊皺,便開玩笑地說道:“老吳,你是不是這幾天沒休息好,怎麼看着氣色不太好?”“今年的茶葉長得好,產量比往年高了很多,估計得有4萬多斤,鐵路局幫助採購後,還有很多茶葉得堆在庫房裏,沒有銷路,愁啊!”吳光全道出了實情。張啓雲看着堆起來的茶葉包裝袋拍拍吳光全的肩膀說,“茶葉多不要緊,我們有辦法把它銷出去!”

爲幫助茶葉專業合作社打開銷路,早在今年初,駐村工作隊就着手謀劃今年的茶葉銷售工作。3月份,張啓雲通過朋友介紹,邀請了棗陽知名企業老闆到青崗坪調研村裏茶葉產業發展,一行人到青崗翠綠茶廠查看茶葉生產設備,還前往茶園詳細瞭解茶樹的種植及生長情況,次月便達成了合作銷售計劃。駐村工作隊同時開動腦筋,聘請武鐵宜昌綜合維修段10名團員青年爲“青崗翠綠茶葉網絡推廣大使”、10名團員青年爲“青崗民宿網絡推廣大使”,發動青年職工通過朋友圈、抖音等網絡途徑幫助茶葉銷售。截至目前,駐村工作隊已通過網絡幫助村裏銷售茶葉等農副產品近10萬元。

目前,從武鐵管內宜昌東站開往北京、上海、廣州的動車上,武鐵幫其製作的《美麗青崗坪,連接你我心》《青崗坪歡迎你》宣傳片在滾動播放,助力“青崗翠綠”茶葉品牌營銷。“今後,武鐵駐村工作隊將繼續與村兩委攜手並進,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銷售渠道,共同推進青崗坪茶產業鏈的延長與發展,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張啓雲信心滿滿。(武鐵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