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楊夏    

製藥裝備企業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邦科技)擬衝刺科創板。

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顯示,藥明康德、紅杉、清科等知名機構或相關公司現身股東名單。當然,也有“毅達系”以及貝因美副董事長張洲峯先後減持套現,尤其是“毅達系”,在公司IPO前2個月選擇了退出。

機構們來來往往,漢邦科技質地究竟如何?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逐步增長,但2021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超五成。此外,作爲一家擬登陸科創板公司,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持續下滑;且公司因專利糾紛一審被判決賠償340萬元。

股東名單現藥明康德等知名企業身影

漢邦科技是一家以色譜技術爲核心,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爲製藥、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專業的分離純化裝備、耗材、應用技術服務及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

2023年12月底,上交所受理了漢邦科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第一輪問詢之後,因爲財報更新事項,公司上市進度目前處於中止階段。

從招股書來看,漢邦科技實際控制人爲自然人張大兵。此外,公司還獲得了多家知名機構或者企業的投資,最近一次增資對應的投後估值達到了33.6億元。

其中,倪正東及其控制的清科致盛、清科共創合計持股漢邦科技11%股份,藥明康德新藥(即上市公司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爲8.05%;同爲君聯資本旗下的君聯和業和君聯欣康合計持股5.85%;紅杉瀚辰持股比例爲3.34%。

機構入場的同時,也有股東選擇減持套現。2020年9月,毅達寧海以453.89萬元認購了漢邦科技新增註冊資本8.84萬元,並從張洲峯手中以819.29萬元斬獲了漢邦科技15.96萬元的註冊資本;同期,張洲峯還以1586.06萬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漢邦科技30.91萬元註冊資本轉讓給毅達創新。

張洲峯曾經位居漢邦科技第二大股東之位,但多筆減持之後,持股比例降低已經降低至2.51%。此外,2023年10月即公司申報IPO的2個月前,毅達創新和毅達寧海分別以2014萬元的價格和5015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有的漢邦科技股份轉讓。

從投入資金來看,毅達創新和毅達寧海賺了大約4200萬元,但IPO前選擇退出的事件並不多見。

2021年淨利潤曾大幅下滑超五成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漢邦科技營收分別爲3億元、3.2億元、4.8億元和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988.6萬元、486.2萬元、3856萬元和2904.4萬元。

2021年,漢邦科技歸母淨利潤下滑50.82%。這是怎麼回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爲4708.82萬元,同比上年的3829.92萬元增加了878.9萬元,增幅爲22.95%,但這一年公司營收僅增長了6.03%。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漢邦科技銷售費用率分別爲12.67%、14.69%、12.05%和13.09%。相比同期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8.82%、10.28%、10.08%和11.01%,公司銷售費用率較高。

漢邦科技在研發方面卻沒有這麼“大方”。同期漢邦科技研發費用率分別爲9.35%、6.88%、6.02%和5.71%,逐步下降。就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率的下降,公司招股書中解釋稱,收入規模增幅較大,從而使得研發費用率有所下降。

研發費用率逐步下降之時,漢邦科技還涉及專利糾紛。招股書顯示,原告Cytiva認爲公司的自動軸向壓縮層析柱(ACC系列自動層析柱)侵犯了其在中國申請的“柱裝填方法”和“色譜柱”的兩項發明專利,並索賠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合計1150萬元。

經過一審判決,對於“柱裝填方法”專利侵權案件,法院認爲漢邦科技不構成對涉案發明專利權的侵犯,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對於“色譜柱”專利侵權案件,認爲漢邦科技構成侵權,判決漢邦科技自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Cytiva享有的“色譜柱”發明專利權產品的行爲,並賠償Cytiva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340萬元。

對於上述判決,雙方都不服。就“柱裝填方法”專利侵權案件,Cytiva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對於另一項判決,雙方均提出了上訴。

作爲一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研發投入、專利都是監管重點關注的要點。就此,漢邦科技有何考慮?就上市相關問題,5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公司併發送採訪郵件,公司表示以公開披露信息爲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