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重慶國企再次下場批量收購商品房

日前,重慶嘉寓房屋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嘉寓)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發佈《關於公開徵集批量收購商品房房源的公告》顯示,重慶嘉寓面向重慶中心城區徵集批量收購商品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並詳細列出了收購房源要求。

具體來看,待收購房源須位於重慶市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醫院院區周邊一公里內;整幢、整單元作爲基本收購單位,且單套建築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房源須爲現售商品房,權屬清晰且可交易,能滿足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或記者)注意到,這已是今年重慶國企第二次批量收購商品房用作公共租賃房。對於目前的申報項目情況,重慶嘉寓相關人士向每經記者直言:“在當前市場形勢下,這種批量收購,申報企業可能會少嗎?”

已有多個項目進行申報

“最好是住宅,商業類型如公寓這種也是可以進行申報的。”5月22日上午,每經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或記者)以企業代表身份諮詢了重慶嘉寓相關人士,對方在電話中表示,所申報房源必須是現房。

據企查查,已兩次出手收購商品房的重慶嘉寓成立於1988年,由重慶市屬國企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建工)全資持有。

根據重慶嘉寓發佈的徵集公告,申報的房源需滿足以下6項條件:

1.位於重慶市中心城區(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行政所轄範圍,含重慶市兩江新區與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範圍)軌道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醫院院區周邊一公里內;2.整幢、整單元商品房,單套建築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爲主;3.房源權屬清晰且可交易,能滿足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要求;4.房源在簽訂正式批量收購協議前沒有與房源直接相關的法律糾紛;5.房源須爲現售商品房,並已取得商品房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和房屋實測面積報告;6.房源產權單位需在簽訂正式批量收購協議前配合落實物業管理事宜。

至於收購價格,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重慶建工在其官網上已發佈了《重慶嘉寓房屋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批量收購商品房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根據管理辦法,房源價格採用收益法進行測算,由測算基礎價和市場價的加權平均值(分別爲60%和40%)兩部分構成。

其中,測算基礎價受房源交通便捷性、周邊配套情況、房屋自身特性、裝修運營成本等影響因素;而市場價則是根據房源同區位、同房齡的相似房源近半年內的平均成交單價,以及國家統計局發佈的重慶市半年內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進行確定。

“企業在申報房源時,需要給出項目擬出讓價格,我們會根據企業的報價,篩選出符合收購測算價格一定區間的項目,再與企業進行價格協商。”重慶嘉寓相關人士表示,但最終能否進行收購,還需要金融機構審覈是否具備放貸條件。

關於收購房源價款的支付,根據管理辦法,在批量收購商品房協議生效且租賃住房貸款獲批的前提下,出讓方取得房源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完成房屋網籤備案及預告登記,三方簽署物業管理協議後15個工作日內支付收購總價的20%;出讓方完成房屋驗收移交、房屋不動產權證書辦理完畢、開具發票、滿足收購協議約定的其他條件,且公司爲實現本次交易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的融資貸款資金已到賬後15個工作日內,公司向乙方支付至收購總價的95%;剩餘5%尾款,在房屋交付使用期滿兩年、無其他爭議,且金融機構貸款上賬後1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無息支付。

對於目前的申報項目情況,重慶嘉寓相關人士雖未明確表示,但其向每經記者直言:“在當前市場形勢下,這種批量收購,申報企業可能會少嗎?”

某出險房企重慶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每經記者,公司已經對滿足條件的項目進行了申報,但“還需要審覈,能否通過就只有等結果了”。該房企人士坦言,如果申報的項目中有能通過審覈最終被收購,這不僅將減輕公司的去化壓力,也能緩解公司目前的資金壓力。

據悉,本批次房源申報時間截至5月26日;並在自截止日期始30個工作日內,重慶嘉寓對初篩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回覆。

首批4207套房源下半年將投入運營

事實上,這已是重慶國企今年第二次批量收購存量房源。

據重慶住建微信公衆號,今年2月21日,重慶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暨住房租賃基金首批收購項目正式簽約落地,重慶嘉寓房屋租賃公司、重慶建渝住房租賃基金收購了7個項目,合計4207套房源。

首批收購的7個項目同樣是集中在重慶軌道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院(醫院)區等“一點四區”人口聚集區,但戶型則是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爲主。根據彼時公告,這批房源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投入運營。

彼時,重慶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有企業市場化批量收購商品房,有利於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釋放支持房地產穩健發展的態度和決心;有利於增加租賃住房供給,滿足新市民、青年人多層次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加快恢復。

據悉,下一步重慶將按照小步快走、分批實施的原則,組織收購主體和房地產開發企業洽談,協調解決收購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穩步推進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重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支持住房租賃基金加大收購力度,加快培育租購併舉新模式。

據企查查,重慶建渝住房租賃基金的實控人爲建設銀行和重慶發展投資,於2023年3月17日登記成立,首期規模30億元,其中重慶發展投資認繳出資40%,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有限合夥)認繳出資60%。

根據彼時重慶發展發佈的公告,基金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商業可持續的原則,收購住宅、商辦物業等存量資產,改造爲保障性租賃住房或市場化長租房,通過發行公募REITs爲主的方式退出,探索形成市場化投資、專業化運營、證券化退出的可持續租賃住房供應新模式。

克而瑞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重慶主城區新建商品住宅廣義存量爲56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8%;去化週期爲135.5個月,同比增加27.2個月。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重慶國企下場收購商品房行動,一定程度上將減少市場上可流通商品房數量,有利於穩定房價,解決房地產企業去庫存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