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金邊5月23日電(記者楊強)一連三天,柬埔寨金邊公立端華分校校長楊金義風雨無阻驅車10餘公里,到新落成的潮州會館觀看新加坡南華潮劇社演出。他告訴中新社記者:“演員們在舞臺上的表現非常專業,演出非常精彩。演到動情之處,有許多觀衆甚至當場流下眼淚。”5月19日至21日,應柬埔寨潮州會館邀請,新加坡南華潮劇社專程赴金邊演出。《蘇六娘》《白兔記》《包公賠情》《扛石記》和《姐弟別》,好戲連臺,經典演繹,潮州會館5樓偌大的劇場連續三天座無虛席。曲終人散,餘音繞樑。“這是我們潮籍鄉親翹首以待的思慕和期盼,也是我們傳承潮劇文化的一次活動展示,更是我們潮州會館與新加坡南華潮劇社再次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柬埔寨潮州會館會長劉明勤在19日演出開幕式上表示。

5月21日,新加坡南華潮劇社在金邊演出。中新社記者楊強攝早在2018年,新加坡南華潮劇社就曾受邀到金邊演出。潮州會館祕書長李捷貴還記得,當時是在金邊市中心的真臘劇場,演出場場爆滿,圓滿成功,南華潮劇社受到在柬華僑華人廣泛歡迎。六年後,南華潮劇社再次受邀來柬演出。這次演出舞臺更大,觀衆更多。南華潮劇社社長卓林茂希望跟劇社同仁一道把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他表示,今次率團到柬演出,一賀潮州會館新館暨端華大學新教學樓落成盛事,二是全柬規模最大的華校端華學校師生多有到場觀演,樂見潮音潮劇喜逢傳承良機。卓林茂介紹,南華潮劇社的歷史可追溯至1963年由一羣志同道合的潮劇愛好者發起成立的“南華儒劇社”。2015年4月,該社獲准爲慈善機構。2018年成立55週年之際,易名“南華潮劇社”。目前劇社共有職工百餘人,年紀最小者17歲,最大者已逾七旬。

5月21日,南華潮劇社在金邊演出節目現場。中新社記者楊強攝近年來,南華潮劇社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足跡遍及亞洲和歐洲各地,所到之處,好評如潮。但榮光背後也隱藏危機,人才青黃不接成爲它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卓林茂說:“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一輩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也因此做了許多有益嘗試。”這位“掌門人”坦陳,傳統藝術傳承推廣對於一個民間團體而言是巨大挑戰,“但是我們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堅持。”他說,爲激發年輕人對傳統戲劇的興趣和熱愛,南華潮劇社也在改變演出方式,不斷創新。“比如我們選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武俠內容改編成劇本並把它搬上舞臺。”在5月21日舉行的最後一天演出上,中新社記者注意到,現場觀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學少年,無不全神貫注,深深共情於表演者的喜怒哀樂。精彩之處,更是情難自抑,或笑或悲。也有觀衆攝錄演出片段廣發社交媒體,在金邊各種聚會場合隨處可聞手機裏播放的潮韻潮音。這是一次與金錢無關、與情懷有關的演出活動,演出者不取分文酬金,且來往機票自理。“今次潮州會館邀請端華學校學生來看戲,開創了文化傳承的新模式。”卓林茂說:“我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通過跟柬埔寨觀衆,尤其是向年輕一代分享經典戲劇,讓祖籍國和家鄉的文化在當地得以傳承和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