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行業關注的“貴州茅臺2023年度股東大會”將於5月29日下午召開。參會股東不僅能出席餐敘,獲贈茅臺酒等福利,還能親自參與議案投票表決。

本次股東大會,是張德芹迴歸茅臺、擔任董事長之後的第一次大型會議,外界不由關注:是否會有事關茅臺未來的“新政”藉機出臺?或者會有一些涉及未來發展的變化可以看出端倪?

被上一屆董事長大力推行的茅臺集團“一盤棋”戰略,在主力承壓的情況下,是否會有變?

業績創新高,股價、售價卻承壓

近期,貴州茅臺發佈上一年度的業績。在繼續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其股價、主力產品的市場價格卻呈現不穩跡象。

2023年年報顯示,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1505.60億元,同比增長18.04%;總利潤超千億,實現歸母淨利潤747.34億元,同比增長19.16%,貴州茅臺2023年平均每日淨賺超2億元。

此前,貴州茅臺定下2023年全年經營目標爲營收增速保持在15%左右。以實際業績表現來看,茅臺不僅超出預定目標,且創下近5年來最高紀錄。

尤其是去年10月底,茅臺上調主力產品的出廠價格約20%,對於業績起到了明顯的提振作用。2023年第四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444.25億元,同比增長20.26%;實現淨利潤218.58億元,同比增長19.33%,營收及淨利潤均創出歷史最高紀錄。

這無疑代表了上屆董事長丁雄軍的最後成績單。在丁雄軍掌舵期間,茅臺不僅大力推動直銷直營,還在年輕化上多多着力,推出跨界產品冰淇淋、咖啡等,不僅創下消費熱度,更引發行業效仿。

不過,茅臺一派增長景象之外,受行業週期性的影響以及自身策略的原因,也出現了一些承壓跡象。

首先是股價的波動,與前幾年“醬香熱”巔峯期的股價相比,如今已經處在低位,無力攀回2000元/股之上。即便在2023年報公佈的次日,股價也沒有因業績利好而高升,僅微漲0.07%,此後,又繼續下探、波動,最低時僅1667元/股,即便後期略有上升,也僅爲1705元/股。

投資者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匯榮盛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瑞豐匯邦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雙雙從貴州茅臺前10名無限售條件股東名單中消失。據估測,在今年一季度內,金匯榮盛、瑞豐匯邦分別至少減持貴州茅臺321.24萬股、204.09萬股。

其次是產品價格承壓,外界認爲茅臺產品“投資屬性”“金融屬性”減弱,其批價、零售價開始下行,尤其外界有觀點認爲,直營渠道上“巽風酒”的放量直接衝擊了散飛價格,今年清明節以來,茅臺終端市場價持續下行,其中,散瓶飛天茅臺(53度/500ml)價格從2710元最低跌至2505元。

臨陣換新帥,

直營模式、一盤棋政策是否變化受關注

茅臺股價、售價波動變化之際,其掌舵者也迎來了新變化,原屬“茅臺老將”的張德芹,擔任茅臺“新帥”。

前任丁雄軍掌舵時間接近3年,其任內大刀闊斧,企業在多個層次進行變革,最重要的是提高直營率和產品年輕化變革。

以直營化來看,貴州茅臺直銷渠道主要包括自營和“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渠道。數字化銷售平臺“i茅臺”App於2022年推出。

茅臺直銷渠道收入,從2021年的240.29億元上升至2023年的672.33億元,目前,佔比接近總營收的一半。2023年,“i茅臺”實現銷售收入223.74億元,佔了直銷收入三成多。

產品年輕化層面,茅臺積極跨界,與其他領域的領軍企業合作,推出多元合作產品,從冰淇淋到咖啡,再到巧克力,曾引發銷售熱潮,其模式也頗受業界重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丁雄軍任內調高了茅臺酒的出廠價,從2023年11月起,貴州茅臺正式上調了53度茅臺酒(飛天、五星)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爲20%,調價後的出廠價爲1169元。

酒業分析師蔡學飛認爲,丁雄軍的種種革新舉措,提升了貴州茅臺的品牌美譽度與企業盈利能力,也保持了穩定的高速增長態勢。

不過,丁雄軍任內後期,茅臺所面臨的股價、售價承壓狀況也是真實存在的,而因爲直營結構性調整、因爲調高出廠價而引發的廠商緊張,同樣存在。

因而,在這急劇變動之秋,茅臺臨陣換帥,就讓外界有了更多期待。

業界觀察者認爲,舊將張德芹迴歸擔任新帥,其面臨着諸多挑戰。在施政策略上,業界也會着重觀察幾個方面:

其一,是否會重新調整直銷渠道和傳統經銷商之間的關係?茅臺倚重直銷渠道以官價直接售賣,被外界認爲該舉措降低了主力產品的“金融屬性”,那麼,今後張德芹將如何面對這一局面?是否會調整直銷和經銷商渠道之間的關係?

其二,如何定位茅臺股份與集團子公司之間的關係?一盤棋戰略是否依然行之有效?

此前,在“茅臺集團一盤棋”戰略下,茅臺集團的保健酒業公司、生態農業公司、茅臺文旅、茅臺葡萄酒公司等企業,依託茅臺股份的渠道資源等全力推進,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如今在茅臺股份承壓的情況下,新帥會繼續執行一盤棋戰略,還是以股份公司事項爲優先考量?

齊頭並進之勢將改?

茅臺葡萄酒能否繼續笑傲行業?

對茅臺集團而言,“一盤棋戰略”的提法由來已久,到了丁雄軍任內發揚光大。

早在2020年,在“2020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時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發表了《以大茅臺觀念推動貴州白酒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提出了“以大茅臺觀念、一盤棋思想,推動貴州白酒產業發展”的觀點。

不過,此時茅臺的“一盤棋”提法,偏重於以茅臺爲核心、帶動貴州醬酒產業的“大棋局”。

2023年,“茅臺集團一盤棋”戰略更爲明晰,指向於集團旗下的子企業,從“資源供給、質量匠造、品牌文化加持、市場渠道協同、宣傳傳播百應”五端發力,形成全集團組合競爭力。

也就是說,這時的提法,偏重於集團內子企業之間的協作、協同發展,形成集團一盤棋之勢。

茅臺集團旗下多個子企業,也在這時借勢“一盤棋”,實現了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23年,茅臺葡萄酒實現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39%;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76.3%,這樣的業績,在葡萄酒領域算得上是非常高了。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公佈的預估數據顯示,2024年統計國內葡萄酒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885家,但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只有104家,預計實現利潤總額2.24億元。葡萄酒業龍頭企業張裕,2023年營收額爲43.85億元,同比增長11.89%;淨利潤5.32億元,同比增長24.2%。

茅臺葡萄酒的營收、利潤增長率,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葡萄酒企業,其營收、淨利規模,也在葡萄酒領域位列一線。

據悉,國內葡萄酒業自2017年起進入下行週期,至2023年仍在持續下行,尚未觸底。這就意味着,茅臺葡萄酒可謂逆勢增長了。

爲何茅臺葡萄酒能夠在行業下行的大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這無疑與其背靠茅臺、借力“茅臺集團一盤棋”的戰略大有關係。

圍繞“大集團一盤棋”市場戰略,葡萄酒公司搶抓機遇,拓展渠道。2023年,茅臺葡萄酒經銷商數量同比增長115%,在全國第三代主題終端店完成4290家門店展陳,全國終端網點展陳門店數超過1萬家。

同時,茅臺葡萄酒也藉助“i茅臺”的線上雲購而攻城略地,一路發展。這無疑都說明了茅臺葡萄酒借力茅臺渠道優勢的事實。

那麼,若今後“一盤棋”戰略有變,以往與茅臺股份齊頭並進的諸多子企業,還能否如同以前一樣繼續保持高增長而笑傲行業?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