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3日,在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指導下,“2024年新型電力系統產業創新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市華北電力大學校內隆重召開。如何向“新”突破發展,成爲會議現場的熱門話題,新產品、新理念、新技術層出不窮,更透露出新型電力系統行業的勃勃生機。

歷經3年的探索與實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成效如何?2024年新型電力系統產業創新應用研討會現場,與會嘉賓的分享見底氣、顯活力——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助理黃悅華介紹了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能源系統安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大電力特色學科體系,介紹了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新能源電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強化與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實質性合作等方面的計劃和舉措;國網北京電科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立永提到,國網北京電科院逐步探索出一條立足首都資源稟賦、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符合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的首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之路;作爲核心成員編制《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等重大文件的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電力發展研究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處副處長王雅婷,對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剖析,對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出了重要思路;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沈宇表示,張承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整體謀劃、冀北公司落地實施的一項重大工程,對冀北公司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爭創“兩個標杆”具有重大意義。

“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獲批,對華北電力大學的儲能和氫能技術研發以及校企合作來說如虎添翼。”據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副主任徐超介紹,目前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已完成儲能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本碩博課程體系建設,平臺實驗室建設5000平米,科研設備投入1.2億元,獲批多項國家級重大、重點基金、項目,發表多篇頂級期刊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現場發佈了《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領域應用匯編》,包括88家企業的152個應用案例,並逐一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比如,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在海寧縣域先行先試,打造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區”,試點應用新能源區塊鏈交易技術;作爲“三峽氫舟1號”重要配套設施的“綠色糧倉”——中國三峽綠電綠氫示範站,由長江設計集團牽頭承建,是全球首個內河碼頭型制加氫一體站,爲“三峽氫舟1號”提供綠氫燃料及加註服務;隆基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電池(HB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7.30%,再次刷新了單結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

在呈現豐富多元的思想盛宴同時,本次大會同時圍繞“新型電能傳輸、新能源功率預測”和“虛擬電廠與車網互動、新型儲能”展開專題研討,邀請到專家學者、企業管理和技術高管對新型電力系統產業建設經驗與應對產業困境之舉措等進行分享交流,探索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自2023年舉辦首屆新型電力系統產學研融合發展大會以來,在華北電力大學已舉辦了兩屆新型電力系統產業發展大會,共吸引了政府、學界、企業和媒體等多方代表超千人到現場參與交流,共同探尋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據悉,下一步,華北電力大學將繼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爲助力能源電力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華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