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萬科方面獲悉,萬科已與招商銀行等頭部金融機構簽訂協議,獲得200億元銀團貸款,抵押物爲萬科旗下萬緯物流股權,截至目前已到賬100億元。

萬科表示,此次200億元銀團貸款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提升流動性,體現了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公司的大力支持。公司一直與金融機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信任關係,各類融資合作均在積極推進中。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堅定行動,有信心、有能力在妥善處理到期債務的同時,積極主動、全面系統完成融資模式轉型。

受利好消息影響,萬科A午後震盪走高,尾盤直線拉昇,收漲1.7%報9.56元/股。

近期多筆貸款落地

根據可查詢的公開信息,此次200億元的貸款額度,是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以來,金融機構提供給房企單筆金額最大的一筆銀團貸款。業內人士表示,銀團融資方式由於金額大、需多家銀行共同認可,因此對借款人資質要求很高,此次貸款反映了金融市場對萬科信譽的認可。

記者注意到,除銀團貸款外,萬科近期頻頻公告新獲融資支持的情況。

5月20日晚間,萬科A公告稱,爲滿足常州項目的開發建設,公司作爲借款人向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申請銀行貸款12億元,已提款12億元。萬科控股子公司常州旭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持有的常州聖鑫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爲前述借款提供相應質押擔保。

5月16日,萬科還在深交所成功發行一筆規模14.35億元的CMBS(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進一步降低整體融資成本。

5月13日晚,萬科公佈獲得三家商業銀行貸款的情況。其中,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貸款本金金額合計6.9億元,期限3年。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深圳分行三筆銀行貸款本金金額合計22億元,期限均爲3年。此外,萬科還作爲受信人從北京銀行深圳分行獲得授信44.49億元,萬科六家控股子公司爲已發放和即將發放的貸款本金金額共計44.49億元提供抵押擔保。

3月20日,萬科宣佈子公司上海中區地產已與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簽訂14億元貸款協議,用於償還公開債務,期限14年,由萬科提供擔保,上海中區項目抵押和應收賬款質押作爲擔保條件。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萬科擔保餘額人民幣285.82億元,佔公司2023年末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比重爲11.40%。其中,萬科及控股子公司爲其他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額人民幣284.01億元,萬科及控股子公司對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提供擔保餘額人民幣1.81億元。萬科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對外擔保,公司亦無逾期擔保和涉及訴訟的擔保。

積極推進銀團貸款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200億元銀團貸款落地之前,市場便已傳出,萬科正在尋求與銀行貸款人就一筆擬定800億元人民幣(約合111億美元)銀團貸款的抵押資產清單達成初步協議,而貸款提取額預計不超過500億元。對此,萬科方面一直未有明確回應。

對於此次銀團貸款的敲定,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200億元的銀團貸款參與方爲股份制銀行,接下來或將有國有銀行牽頭爲萬科提供更多的銀團貸款支持。

對於當下遭遇的流動性困難,萬科總裁祝九勝此前曾公開表示,爲了增加融資端的安全墊,公司正在與金融機構積極商談各種融資方案,銀團貸款代表了一種合作的可能。

祝九勝稱,目前萬科的挑戰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行業大幅下行階段開發業務收支不平衡帶來的挑戰,過去幾年開發收入與工程支出之間存在較大的剪刀差,隨着交付高峯的過去,這個剪刀差壓力2024年將全面下降;二是融資模式改變,由於萬科信用優勢強,過去是行業內唯獨兩家以總對總模式融資爲主的企業,因此從過去總對總轉向項目制,比其他企業更需要適應時間,目前金融機構非常支持,會給1到3年的適應期。三是部分經營性業務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和NOI(淨營運收入)收益率仍處於爬坡狀態,與銀行的貸款利率之間也存在剪刀差,公司將努力提升經營業務的EBITDA、NOI。

對於如何應對當前的流動性挑戰,祝九勝表示,未來萬科將圍繞三方面重點工作來化解危機:一是不折不扣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能報盡報,能上盡上,目前集團已有59個項目申請納入白名單;二是大力推進經營性物業貸,既可以解決歷史上的存量問題,也可以階段性地獲取新的流動性;三是銀團貸款,目前取得了衆多銀行的支持,可以提升銀企合作的效率,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