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日報

不老“鋼鐵俠”的鋼鐵品格

——記2023年感動瀋陽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

王國棟在指導研究生進行軋鋼試驗。(資料圖片)

鋼花飛濺,軋機轟鳴。每年,約有一半時間在一線奔波:參加項目論證,交流技術方案,推動新技術落地……“鋼鐵情結”早已融入這位年逾八旬老人的骨子裏。

這位老人叫王國棟,1942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我國著名的金屬壓力加工專家。爲了挺起民族鋼鐵的“脊樑”,讓“國之重器”不再受制於人,他領銜研發的超級鋼、“新一代控軋控冷技術”等攻克了高端鋼鐵領域的關鍵難題,助推我國從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邁進。他因此贏得了“中國超級鋼之父”的美譽。

鞍鋼走出的國之棟樑

1950年,8歲的王國棟隨父母來到鞍山。那時,他耳聞目睹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捷報頻傳的建設項目、頂天立地的鋼鐵工人……“老英雄孟泰、王崇倫和萬能工具胎,張明山和反圍盤,我是聽着他們的故事長大的。”王國棟說。爲了自己喜愛的專業,考大學時,他填報了東北工學院(現爲“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鋼鐵壓力加工專業。

大學畢業後,王國棟被分配到鞍鋼小型廠。他從車間的基礎性工作做起,和師傅們一起夾鉗、換輥……初到小型廠工作,他便被技術圖書館深深吸引,因爲那裏有着當時與時代同步最爲前沿的鋼鐵科技圖書。“我工作的業餘時間,還有幾乎所有的週日休息時間,都是在圖書館裏看書、查資料度過的。在那裏,我瞭解到當時國際上鋼鐵行業最新的技術變革情況,也認識到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王國棟說。

在上世紀50年代,小型廠出了兩個享譽全國的勞動模範——王崇倫和張明山,他們都是善於創新、用科技推動生產力提升的典型代表。榜樣的力量不斷激發着王國棟的創新意識。他根據所學知識和工人師傅的實踐經驗,設計製造出了一套用在軋機上的連鎖裝置和夾持裝置,實現了軋件裝置與軋機傳動系統的聯動。這一工藝上的革新,使週期斷面鋼材的軋製取得突破性的進步。

駐紮一線研製“超級鋼”

鞍鋼10年的基層實踐,讓王國棟認識了中國的鋼鐵、鋼鐵工人和鋼鐵工業,也讓他知道肩上的責任有多重。1978年10月,他考入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成爲著名軋鋼專家張樹堂教授的研究生。畢業後,他回到母校東北工學院任教。1998年,在國家“973”計劃的支持下,王國棟團隊開始了“軋製過程中實現晶粒細化的基礎研究”課題,並提出了晶粒適度細化的概念。

“一到鋼廠,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王國棟和課題組成員長期駐紮在鋼鐵生產第一線,在實驗室實驗、分析、計算,在現場調研、座談、制定實驗方案。“當我們喫不下飯、睡不着覺的時候,科研成果就快要出來了!”回憶那段歲月,王國棟不覺得苦,因爲他隱約看見隧道前面的光亮。

1999年9月,SS400鋼細化晶粒的現場軋製實驗在寶鋼2050熱連軋機上進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工業化的軋機軋製“超級鋼”的實驗。當試驗機顯示出材料合格的力學性能指標時,課題組的同志和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歡呼雀躍:“超級鋼誕生了!”超級鋼的應用,有效降低了資源消耗,每年至少爲國家節省數億元開支。但王國棟說:“超級鋼只是材料革命浪潮裏的一朵浪花,把這一頁翻過去吧!往前看,那纔是波濤洶湧的大海!”

深入骨髓的鋼鐵情結

從2012年申報組建,到2015年正式運營,年逾七十的王國棟再次擔負起了“2011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重任。近10年來,他帶領協同創新中心礦冶鑄軋材等各方向團隊,與衆多鋼鐵企業、研究單位全流程一體化共同組成協同創新隊伍,開發出一批領跑型升級換代鋼鐵產品。981鑽井平臺、觀音巖大型水電站、新一代艦船、南海荔灣深海油氣田厚壁管線、馳騁北冰洋的高技術船舶、“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全球首堆示範項目……這些光彩奪目的“國之重器”,凝聚着王國棟團隊的心血,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省部級一等獎32項,冶金科技特等獎1項,一等獎12項。

這些年,王國棟領銜的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爲國家培養了200餘名博士研究生,可謂桃李滿天下。談起學生,王國棟很是欣慰:“學生是我‘年輕的戰友’,他們正在成長爲參天大樹的路上努力。”

挺起了鋼鐵的脊樑,卻累彎了自己的腰,不變的是融入骨子裏的鋼鐵情結。年逾八旬的王國棟總是說人生苦短——他苦於自己爲中國鋼鐵行業奮鬥的時日有限,更苦於爲國家培養人才的機會不多。所以,在有限的生命裏,他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傳幫帶當中去。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呂良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