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瞭解更多名人故事。



甜嗎?甜。

眼尖的人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是蘇玉華與潘燦良,兩人交往24年,在52歲這一年才走入婚姻,是公認的港圈神仙眷侶。

說到潘燦良,或許有人不熟,他被稱爲“劇團王子”,因一直活躍在舞臺劇界,鮮少爲人知。

但提到蘇玉華,喜歡港劇的觀衆對她肯定很熟。

久遠一點的有《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的鳳萍,《刑事偵緝檔案》裏的容金枝,《奪命真夫》的殷婷等;

對內地觀衆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95版《神鵰俠侶》中的公孫綠萼了。



所以早前相較於蘇玉華的名氣,潘燦良很多時候都被稱爲“蘇玉華男友”。

但是近幾年潘燦良開始參演了一些影視劇,比如《來生不做香港人》《逆流大叔》等,他用實力見證了他的魅力,大家才發現他原來演這麼好。

在蘇玉華心目中,無論是戲劇裏的潘燦良還是影視劇裏的他,他都那麼的讓她着迷。

蘇玉華對潘燦良而言也是,她身上有太多讓他欣賞的地方,在他心裏她就是最優秀的。

實際上,從某些方面來說,蘇玉華確實是優於潘燦良的。

比如她從小就是模範生,從小學到中學每年都會踏上頒獎臺拿獎,故而老師同學都稱她爲拿獎王。

而潘燦良的成績就沒那麼好了,中學時考試還老是掉尾,不是老師眼中的優等生。



再就是考演藝學院,蘇玉華當初是抱着吸收更多知識和開眼界的心思報考的,她根本沒打算做明星,但一舉考上了。

而潘燦良的目標則很明確,他喜歡錶演藝術,可是不知什麼原因他卻三次失敗,直到第四次才考進去。

不過或許這就是命中註定的緣分,他們成了演藝班同班同學,畢業後又一同進入香港話劇團成了同事。

只是蘇玉華的運氣似乎更好一些,在演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舞臺劇後因其優秀的表現被TVB邀請加盟。

此後她在影視和舞臺劇上雙雙發展,從而被更多觀衆認識。

而潘燦良則一直堅持在舞臺劇上綻放,是圈內的大紅人,享有話劇王子的美譽。

從這方面看,潘燦良與蘇玉華其實是旗鼓相當,兩人對藝術的追求和目標是一致的,志同道合的他們在一起水到渠成。



不過從相識到確定戀愛關係,他們用了八年才確定心意,這就跟他們的性格有關了。

潘燦良是比較傳統和保守的,比較求安逸,而蘇玉華與他剛好相反,潘燦良曾形容這樣形容過自己對蘇玉華的感覺:

見她如陽光。

可見蘇玉華對潘燦良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所以即使兩人性格不相似,但很合得來。

於是他們開始了長達24年的拍拖。

在這二十四年間,有很多喜歡他們的人曾多次問他們什麼時候結婚,期盼他們能早日修成正果。

但他們似乎一點都不着急,不急不緩的過自己的日子。



實際上,蘇玉華與潘燦良兩人交往時就達成了共識 ,只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

在他們看來,能找到一個跟自己溝通,產生共鳴並且相處的很好又相互信任的人,就夠了,對於生孩子這個問題,他們覺得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關係,沒必要生個小孩出來受苦。

所以他們就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表演藝術上,對蘇玉華來說她希望自己做一個好演員,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個能在百年後還被人記住的演員。

潘燦良當然也是,所以兩人的感情一直穩定,即使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也未曾發生過緋聞。

他們心裏裝着彼此,關係穩定,生活習慣也合得來,對他們來說,那一張紙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再就是兩人工作都很忙,一個人得閒,另一個人又沒時間,很難得兩個都得閒的時候,所以兩人一直拍拖。

其實2014年,潘燦良有跟蘇玉華求婚,當時大家都以爲他們可能要開啓一段全新的婚姻生活了,但不好意思兩人並未實質計劃婚期,還說結婚會通知大家,也可能會是即興。



果然是演員啊,喜歡即興表演。

不過就他們的甜蜜勁,大家都已經默認是夫妻了,所以結不結婚的也沒人催了。

倒是2020年在他們都52歲這一年突然傳出登記結婚的消息時,大家有些驚訝。

多年來他們沒結婚就是因爲沒時間,對結婚的繁文縟節比較討厭,所以一直沒去登記,那怎麼突然就去註冊了呢?

一是剛巧他們都有時間了,於是就去了。

再就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希望在緊急關頭有另一半爲自己在法律上做決定。

這第二點,年輕時的他們是不會想的,直到看見身邊的兩個朋友因爲沒註冊,真的需要另一半簽字時,警察說:“你沒權替他做任何決定。”這件事給了他們很大的衝擊。



那一刻他們才意識到那一片紙的重要性:

如果對方有事需要幫忙自己卻沒有權幫她,又或者自己需要她幫助卻幫不到自己時會很難過,也會有遺憾。

於是兩人就去註冊正式成了夫妻,喜歡簡單的兩人沒什麼特別的儀式,就是請了彼此的家人到律師樓見證簽字,然後在酒店過了一晚就算結婚了。

即使這樣也並不影響他們恩愛,他們仍如當初般甜蜜,無論是出席活動,參加典禮,還是出去旅行都不曾放開對方的手。

有很多情侶或夫妻相處久了,感情都會漸漸消磨,但是他們沒有,他們的愛情未降溫。

談到愛情保鮮祕訣,他們說除了彼此用心經營,時常製造一些小驚喜趣味外,還有工作也能讓他們的感情碰撞出火花。

因爲都是演員的關係,他們會互相分享意見和看法給對方,這個過程會讓他們的感情關係成長,也會讓他們更深刻的認識對方,這對他們來說是雙贏的事。



所以相守多年來,他們的愛並沒有因爲歲月的流逝而變淡,相反歷久彌新。

從他們的故事見得維繫兩人愛情的不是婚姻,也不是孩子,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

當然,是否結婚,是否生孩子也都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只要能爲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沒有哪種更高尚。

但就像潘燦良說的,人到一定年紀,因爲某些事需要一個有權的人簽字時,希望身邊能有那麼一個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