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值風雲

一般來說,自己公司開得好,不會短時間內尋求合併的。

5月22日,兩大知名私募正心谷資本和潤時私募合併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當日於社交平臺,正心谷資本發佈公告稱,將於近期開始啓動與上海潤時私募的整合。整合完成後,上海潤時私募創始人雷鳴將加入正心谷資本擔任合夥人兼投資總監,潤時私募基金現有業務及團隊成員將一併加入。

(來源:網絡公開信息)

正心谷資本在業內屬於比較知名的投資機構,細分成正心谷創投和正心谷私募,兩者合稱爲正心谷資本。

前者專注於一級市場,投資了字節、嗶哩嗶哩、中創新航等明星公司,後者則專注於二級市場私募投資,目前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本次,雷鳴加入的是正心谷私募並擔任合夥人兼投資總監。

看似強強聯合,實則抱團取暖?

公開資料顯示,正心谷資本創始人林利軍,自2004年5月至2015年4月擔任匯添富基金總經理。2015年6月林利軍“公奔私”創立了上海正心谷投資。

雷鳴在2007年加入匯添富基金,2022年8月雷鳴也“公奔私”創立上海潤時私募並任基金經理。

Choice數據顯示,雷鳴在匯添富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期間成績斐然,任職回報最高爲371.5%,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爲127.6%。旗下大多產品任職年化回報在20%左右,同時,雷鳴還曾擔任全國社保基金組合的投資經理,從業期間合計管理規模近300億元。

(來源:Choice數據)

雷鳴和林利軍共同工作多年,具有相同的工作經歷和“公奔私”經歷。此次雷鳴加入正心谷資本的行爲可以看作是強強聯合以外,或許跟小型私募侷限性有所關係。

(來源:中基協官網)

今年4月30日中基協發佈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中涵蓋了針對小型私募的兩大要點:最低存續規模降低至500萬元,明確長期低於500萬元規模的基金應停止申購以及停止申購後連續120個交易日基金資產淨值仍低於500萬元的,應進入清算程序。

以上兩條規定無疑給本在行情遇冷下本就募資能力有限的小型私募增添了更多壓力。

因此,“合併”或許成私募業新趨勢,早在2020年,私募行業便出現了首例管理人合併。據公開資料,2020年興聚投資與上海睿郡資產完成合並,興聚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由王曉明變更爲睿郡資產,王曉明擔任睿郡資產首席投資官。

隨着私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愈發凸顯,中小私募在資金募集、投研、吸引人才等方面劣勢越來越明顯,合併或許是中小私募破局的重要方式之一。

尋求合併還是找出路?

此外,合併也許是基金經理“公奔私”後面臨業績承壓的較好出路。

比如林利軍和雷鳴都有公募基金工作經歷,儘管他們“公奔私”後業績都不方便展示,但整體看來,大多數“公奔私”的基金經理近幾年都不太好過。

過去十年,至少300多位公募基金經理通過自己創業成立私募基金或加盟私募基金的方式完成了“公奔私”的轉換。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在328位擁有公募背景且業績展示的私募基金經理中,近一年業績爲正的公募派基金經理僅有84位,佔比25.6%。

而將時間維度拉長,“公奔私”的基金經理也未能斬獲更好收益:近一月平均收益爲8.44%,近三月平均收益爲-4.10%,近半年平均收益爲-6.25%,近一年平均收益爲-11.29%,近三年平均收益爲-9.06%。

“公奔私”後業績不理想,大多是市場行情普遍承壓或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無法匹配市場所致,但對於小規模基金經理來說,主要原因更可能是在脫離了原公募基金的平臺後投研資源衰減,小團隊難以支撐投研上的需求。

比如雷鳴成立的上海潤時私募基金,登記在冊的正式員工有7人,刨去合規、監事、風控等3人,那麼能夠完全進行投研領域上的研究的投研人員只有4人。

(來源:網絡公開信息)

而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目前排排網收錄的上海潤時私募基金19只產品中有17只正在運行,且它們全部都屬於股票策略產品,平攤下來平均每位投研人員要負責4只股票策略產品,這對其專業素養提出了很大的考驗。

(來源:私募排排網)

雷鳴的處境也許是許多“公奔私”後身處中小型私募基金經理的縮影,在業績不方便展示,投研能力面臨嚴峻考驗的情況下,此次“合併”是否屬於強強聯合,還是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衆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爲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