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宋豪新

“您好,現根據安全生產‘強安2024’監管執法專項行動安排,依法對你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請予以配合。”

這是5月22日,在成都市郫都區川菜產業城舉行的成都市有限空間作業執法實操與應急救援演練培訓現場會上,執法人員模擬執法的一幕。

據瞭解,此次現場會旨在聚焦有限空間作業風險,以“情景教學+實戰演練”方式,讓企業知道防什麼、怎麼防,讓監管部門知道管什麼、怎麼管,推動有限空間作業責任落得實、風險防得住。

觀摩執法實操——教會監管硬招

在會議室,執法人員根據管理資料執法監管清單,認真翻閱、逐一檢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的管理資料;在辣椒儲存池清理作業現場,執法人員突擊檢查,按照作業場所安全監管執法監管清單,仔細檢查安全警示標誌設置、裝備配備、作業監護等情況……

記者注意到,此次現場會強化有限空間事故警示教育,開展了多種場景的模擬執法,展示有限空間作業執法重點、違法處罰,進行沉浸式、情景化、實戰化的現場執法教學。

演示規範流程——教會防範實招

爲推動實現全流程、多環節落實作業規範,現場會上,相關企業演示有限空間作業規範流程,針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施救關鍵環節,模擬開展應急救援演練——

第一次、第二次呼叫正常,幾秒鐘後氣體檢測儀報警,提示硫化氫氣體超標,呼叫無應答。“不好,作業人員疑似中毒!”隨後,作業負責人安排救援人員立即穿戴全身式安全帶、佩戴空氣呼吸器等勞動防護用品,下池施救……

參會人員現場體驗空氣呼吸機穿戴、氣體檢測讀數及電子錄入等操作,並被要求特別注意:盲目施救將導致事故擴大的嚴重後果。

體驗智能系統——教會管理新招

“請無關人員不要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區域!”

“未經審批就違規作業,請馬上停止!”

“硫化氫濃度已超標,請停止作業,迅速撤離!”

現場會上,參會人員觀摩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智能監管信息化平臺,體驗了電子圍欄、在線監測、隱患整改、監管閉環等智能應用。

有限空間作業風險具有隱蔽性、突發性和複雜性。爲推廣有限空間作業風險管控的創新手段,推動探索提升安全水平的智慧途徑,成都市打出“新招”,進行科技賦能,用“技防”管控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