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對於2024年全球經濟的預測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聯合國在最新的經濟展望中上調了對全球經濟的預測。

近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更新報告,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將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從年初預測的2.4%上調至2.7%,預計2025年增長率爲2.8%。不過,這一預判依舊低於疫情前2019年全球3%的經濟增速。

聯合國經濟分析與政策處主任慕克吉(Shantanu Mukherjee)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的預測是謹慎樂觀的,但也有重要的警示內容。”

報告認爲,通脹、投資放緩、持續的地緣緊張局勢、氣候變化等因素依舊是全球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挑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變革在促進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也加劇了技術鴻溝的風險。

全球經濟前景有所改善

報告預計,2024年發達經濟體將增長1.6%,高於年初預測的1.3%;發展中經濟體將增長4.1%,略高於年初預測的4.0%;最不發達經濟體將增長4.8%,略低於年初預測的5.0%。

就具體國家和地區而言,報告認爲,儘管利率居高不下,美聯儲的降息進程一再延後,但美國經濟仍然保持顯著增長勢頭。最新預測顯示,美國在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2.3%,高於年初預測的1.4%。

報告將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也從之前預測的4.7%上調至4.8%。“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望在短期內支持經濟產出。”報告寫道,“從長遠來看,加強政策支持有望促進製造業投資,尤其是新興行業。”

報告還預測,在新興市場中,印度將成爲增長最迅速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報告將印度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從6.2%上調至6.9%,理由是公共投資穩固和私人消費強勁。

不過,報告調降了歐盟的經濟增速。報告認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疲軟的經濟情緒和財政支持的結束對歐盟經濟復甦構成了阻力。2024年,歐盟的經濟增長預測略微下調至1.0%。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對於2024年全球經濟的預測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4月中旬,IMF最新預測顯示,2024年和2025年全球經濟將以3.2%的速度繼續增長,與2023年的增長速度持平。OECD在5月初預測稱,2024年增長率爲3.1%,2025年增長率爲3.2%。

警惕這些風險

在看好全球經濟增長的同時,慕克吉表示,雖然全球範圍內的通脹較2023年峯值有所下降,但它是“全球經濟深層次脆弱的外在表現”,是“令人擔憂的一個原因”。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國家的通脹仍然居高不下。在全球範圍內,能源和食品價格近幾個月來小步上漲,但更加隱蔽的是許多發達國家的通脹率始終保持在2%的央行目標上方。”慕克吉說道。

此外,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的投資自2021年來依舊呈下降趨勢。以固定資產投資佔比來看,2023年增幅僅爲2.8%。發展中經濟體的這一數據從2022年的5.1%下滑至去年的3.7%。報告認爲,高利率、緊縮的財政空間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都削弱了投資增長。

對於享有人口紅利的非洲,報告預測稱,非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3.3%,低於年初3.5%的預測值。其中,以埃及、尼日利亞和南非爲代表的非洲大型經濟體的前景疲軟,7個非洲國家處於“債務困局”,另外十幾個國家處於“高風險債務困局”。

慕克吉表示,非洲經濟預測值的下降“尤其令人擔憂,因爲非洲有約4.3億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佔全球營養不良人口的近40%,在我們的最新報告中,三分之二的高通脹國家也在非洲”。

此外,報告還強調,在當前各國強調碳中和目標下,鋰、、鈷和等關鍵礦產在各國向清潔能源過渡的進程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不過,擁有這些資源的國家需要明智的政策和有效的執行能力,才能從中獲益,打破“資源詛咒”。“國際合作對於促進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和融資、打擊非法資金流動,以及確保綠色轉型所需的關鍵礦產供應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