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在近日的2024年投資者日活動上表示,2030年要實現800億美元總收入目標。

從去年以來,阿斯利康在中國“買買買”的動作沒有停下來。

5月22日,和鉑醫藥(02142.HK)宣佈,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阿斯利康就臨牀前單克隆抗體項目達成許可協議,加速腫瘤靶向療法的開發。

根據協議,諾納生物在交易完成後將獲得1900萬美元首付款,並有權獲得1000萬美元可預期的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高達5.75億美元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和基於淨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此外,如果阿斯利康行使選擇權,諾納生物將進一步獲得相關付款。

這是今年以來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最大的一筆臨牀前管線授權交易之一。

和鉑醫藥也是三年內第二次與阿斯利康達成合作。2022年4月,阿斯利康就從和鉑醫藥引進Claudin18.2/CD3雙抗HBM7022,合作總金額超3.5億美元。

去年以來,截至目前,阿斯利康已與中國藥企達成了8項許可交易合作以及1起收購事件。

阿斯利康入華髮展已超過30年,中國市場成爲該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2023年,中國市場實現營收58.76億美元,佔公司全球收入的13%。

2023年,阿斯利康的公司總營收爲458億美元。阿斯利康在近日的2024年投資者日活動上表示,2030年要實現800億美元總收入目標。

對於如何實現該收入目標,阿斯利康給出了三大戰略方向,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投資顛覆性創新和利用全球研發網絡,持續追求科學與創新。

通過許可交易這種外部引入模式,是阿斯利康擴充產品管線的一種方式。

去年9月份,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曾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這樣表示,資本興起的時候,你跟人合作特別難。現在資本寒冬以後,跟人合作,反而容易了,這並不是壞事。“我覺得對於一家大的藥企而言,現在遍地是機會。公司也在積極融資,積極尋找合作。”

近年來,中國本土醫藥創新能力大大增強,越來越多的本土藥企將在研產品對外授權開發,這不僅可以提前回籠研發資金,而且也可以爲企業創造收入。

和鉑醫藥2023年業績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總收入達8950萬美元,同比增長119.9%;實現總盈利2276萬美元,這是公司首次實現年度財務盈利。公司收入構成主要包括產品授權、研究服務和技術授權。

和鉑醫藥方面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爲公司的兩大核心支柱之一,諾納生物的盈利模式包括基於平臺的研究服務收入、對外授權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等。諾納生物持續專注於蛋白質工程、抗體偶聯技術、藥物遞送技術、細胞治療等應用領域的開發,也正在將多模態、多領域的合作延展至更多海內外合作伙伴。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