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珊

出品:全球財說

日前,友邦人壽推出新版《友邦傳世無憂(2024)高端醫療保險》,其中部分條款引起熱議。

不少投保人對新版產品的合同條款,以及在保期間修改個險無憂系列醫療產品的昂貴醫院列表的行爲表示不滿,一度出現了“友邦玩不起”、“投訴炸鍋”等負面情緒。

01

保單調整引頗多不滿

資料顯示,傳世無憂是友邦人壽於2016年推出的一款針對高淨值人羣的高端健康醫療險。

產品特色包括千萬級保額、續保年齡可達99歲(部分條件下)的超寬投保範圍、私人醫生、全球頂尖醫療資源等。

產品可根據不同需求選擇是否包括門診責任、是否包括昂貴醫院,保障範圍可選全球或全球除美國,以及是否有公費醫療、基本醫療保險等。在此次2024版推出以前,主要銷售《友邦傳世無憂(2022)高端醫療保險》產品。

此次調整引起爭議的主要有三點,一是昂貴醫院的目錄調整,二是年賠付次數的調整,三是續保費用的調整。

昂貴醫院顧名思義,指超出地區慣常醫療費用水平的醫院和診所。

在友邦人壽官網中可以查詢到,無論是2022版還是2024版,2024年5月1日起均適用新的昂貴醫院列表中,調出了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曜影醫療昂貴醫院,較此前新增北京怡德醫院、北京新德恆門診部、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北京善方醫院、上海東方聯合醫院/上海東方國際醫院,以及優仕美地醫療集團(包括上海優仕美地鉅富裏醫院、上海優仕美地醫療)。

同時從5月1日起,若投保時選擇不包含昂貴醫院和診所的保障計劃,則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在上述新增加的醫院發生的各項費用不再承擔保險責任。

此外,對於保險計劃中包含門診計劃的投保客戶,2024版門診賠付次數由此前的不限私立醫院、公立醫院國際部和普通部45次門診全額賠付,變更爲公立醫院國際部和普通部不限制,但賠付額度發生了改變,共付醫院10次以內全額賠付、11至20次賠付70%、20次以上賠付50%。

友邦人壽對“共付醫院和診所”的概念爲目前包含中國境內(僅限中國大陸)的所有私立醫院和診所、所有境外(包括港澳臺)醫院和診所,以及公司指定醫院(目前暫無)。

並對最近一個保單年度私立醫院門急診使用超過10次的投保人,次年開始將升級至2024版,且需要加費25%;若次年門診出險小於10次,則取消加費,使用2024版標準費率。

此外,相較於2022版,調整的部分還包括0-6歲費率上漲15%、7歲以上費率上漲6%、部分兒童不能單獨投保、新增睡眠障礙等除外責任、黑名單醫院調整等方面。

對於此前常去北京怡德醫院等昂貴醫院,或年度門診使用次數超過10次的客戶,這樣的調整顯然難以接受。

此外,具體項目限額多、30天等待期、院外普通藥品不能報銷等,也是該產品被詬病的槽點。

02

綜合賠付率上升

淨利潤大幅降低

事實上,類似的短期健康險推出新產品時更改條款十分常見,近期更新產品並調整條款的也不止友邦人壽一家。

根據友邦人壽一位代理人的說法,相關調整對包含門診責任的保單影響最大,僅含住院責任的保單所受影響主要是昂貴醫院名單調整部分。並且需要轉換至2024版的老客戶,也就是年度門診使用次數超過10次的客戶僅佔1%。

但引起爭議的原因也很明顯,部分客戶投保時看重的是45次門診賠付次數,或是部分此次被增列爲昂貴醫院的私立醫院的就醫體驗,新版合同勢必影響到此類人羣的權益。友邦人壽此次調整幅度較大,增加昂貴醫院的行爲在近期也算獨樹一幟,因此引發較大爭議。

此外,在保險合同期內直接更改保障內容的行爲也是爭議點之一,業內通常的做法是在續保時告知客戶昂貴醫院將有調整,並由客戶選擇是否包含昂貴醫院的新合同。

對於相關調整的原因,即便沒有明確說法,也不難推斷出或源於賠付率過高、產品虧損等原因,並通過限制報銷次數防止過度醫療等行爲。

目前無法得知該產品的具體賠付率情況,但2020年-2023年,友邦人壽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分別爲24%、27%、27%、34%。

行業普遍認爲,短期健康險綜合賠付率在50%-80%的區間內,是業務發展比較健康的體現,既能兼顧投保人賠付,又能滿足產品持續經營的需求。

友邦人壽雖然目前賠付率並不算高,但2023年相較2022年增幅較大。

此外,2023年友邦人壽的淨利潤也大幅下滑。

2023年,友邦人壽營業收入679.18億元,同比增加19.63%;其中保險業務收入607.61億元,同比增加19.05%;投資收益93.45億元,同比增加22.66%。

同期友邦人壽淨利潤僅41.16億元,同比減少28.23%。

淨利潤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大增47.38%,由上年的259.82億元增至383.40億元。

2023年底,友邦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406.94%和252.95%,分別同比上升21.77、23.03個百分點,維持在較高水平。

根據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2024年一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繼續上升至419.69%及269.35%。

2024年一季度,友邦人壽保險業務收入258.81億元,同比增長24.31%,淨利潤3.48億元,同比減少78.09%,淨利潤繼續走低。

但投資收益率及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同比上升0.19及2.50個百分點至0.54%及3.6%。

03

再次出手買樓

“新五年計劃”成效如何?

2023年9月,友邦人壽在2023年全國媒體發佈會公佈了“新五年計劃”:“客戶需求”爲軸,以“客戶驅動、創新驅動、區域發展”三大核心關鍵詞和“產品與服務、卓越營銷員渠道、卓越多元渠道、區域發展”四大戰略支柱爲輪,輔以紮實的底層內功作爲助推,激發可持續高質量增長的新動能。

友邦人壽認爲,“新五年計劃”下,公司“客戶驅動”成效凸顯,2023年以年化新保費及新保單數目計算,新客戶爲新業務帶來超過一半的貢獻;卓越渠道全面發展,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增加逾兩倍;區域拓展穩步推進,繼河南分公司獲准開業後,石家莊中心支公司改建升級爲河北分公司、瀘州中心支公司和宜昌中心支公司獲批籌建、襄陽中心支公司獲批開業。在堅持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方面,友邦人壽受到關注的還有大手筆進京買地。

雖然近幾年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樂觀,友邦人壽的投資熱情卻逐漸高昂。

此前友邦人壽曾於2022年12月,以合計約50.3億元,投得上海實森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森置業”)90%股權以及其100%股東借款債權,從而獲得上海北外灘89#地塊地標項目。

拿下地塊後,友邦人壽預計投入不超過87億元,將這座規模約達22.5萬平方米的建築打造成北外灘新地標。

2023年2月,友邦人壽與上海實森簽署《增資協議》,以對上海實森享有的約48.89億元債權及約35.20億元現金,共計約84.09億元對上海實森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上海實森的股權比例約爲99.63%。此次公司與上海實森置業有限公司資金運用重大關聯交易的金額約爲84.09億元。

2024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年1月及3月,友邦人壽向北京拾捌時宜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拾捌時宜”)投資22.52億元,在地產投資領域再下一城。

拾捌時宜上一次出現在新聞當中,是2022年10月17日,位於北京朝陽三環CBD商務核心區的博瑞大廈以20.37億元(相當於評估價七折)的價格被成功法拍,競買人爲北京拾捌時宜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信息顯示,友邦人壽於2023年12月至1月期間從凱德集團旗下蕪湖信凱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手中收購了拾捌時宜95%股份,交易總對價近24億元。

凱德集團接手博瑞大廈後,將其改造成了凱德·星貿,目前該項目在凱德集團官網的介紹中已更名爲友邦金融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