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23日電(李丹)一把把剪刀在彩紙上輕盈地穿梭,學生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細心勾勒着圖案,將幾何圖形之美、詩詞意蘊之美與剪紙藝術的匠心融爲一體。

王雪娟老師用剪紙藝術啓發學生們理解數學的軸對稱圖形概念。劉棟 攝

在長春市二道區腰十小學校,剪紙藝術變成一門課程,並與各學科知識深度融合。這所擁有76年曆史的學校,開展剪紙藝術課已經32年,學生們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發揮着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現傳統文化之美。

美術老師王雪娟已在校執教23年。課堂上,她引導學生們細緻觀察,“蝴蝶有哪些特點?”“它的翅膀是左右對稱的!”師生間的互動問答讓課堂氛圍格外活躍。

王雪娟巧妙地利用蝴蝶的對稱美,將數學的軸對稱圖形概念自然地融入教學之中。在學生的動手實踐中,她引導他們深入探索,進而深化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爲了強化孩子們對跨學科知識的理解,王雪娟在課前還會特別進行數學學科的備課。剪紙的過程中,孩子們仔細觀察圖形,思考着如何運用剪刀和紙張來展現對稱美。很快,他們成功剪出了雙喜字、窗花、團花等軸對稱圖形,對幾何圖形的本質有了更深的認識。

美術老師張立傑將剪紙藝術與古詩詞相融合進行教學。劉棟 攝

“誰能描繪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所展現的色彩與意境?”在美術老師張立傑的課堂上,剪紙藝術與古詩詞交相輝映。學生們舞動剪刀,每一片蓮葉、每一朵荷花都栩栩如生。

“學生們不再只是簡單地背誦詩句,而是真正將詩中的意境和情感轉化爲具體的作品,每一剪、每一刻,都是對古詩情感的深度理解和藝術再現。”張立傑說。

六年級的朱錦冉全神貫注,手指靈巧地塑造着一朵荷花。她的作品《登鸛雀樓》還被學校懸掛於展示牆上。“剪紙不僅讓我心靈得到放鬆,更讓我感受到了創作的成就感。”朱錦冉說。

學校的走廊裏,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按主題系列整齊排列。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既有古典詩詞中描繪的景觀,也有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還有長春市的地標性建築。

長春市腰十小學校的美術課上,學生們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劉棟 攝

“將剪紙藝術與學科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該校校長呂岩介紹,學校還被教育部評爲“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以藝促教,以美育人,剪紙文化已經深深紮根於學校文化土壤中,成爲學校之魂。

據瞭解,每年師生們都會共創精美的剪紙檯曆和書籤,剪紙藝術作品更是作爲友誼使者贈予外國友人。

呂岩介紹,目前,學校正嘗試將剪紙藝術與信息技術學科相結合,製作剪紙動畫。未來,會繼續開展更多文化活動,承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責任。(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