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提升基金流动性、助力企业融资

我市部署开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工作

本报讯(记者 刘禹)为进一步拓宽全市国资持有人退出通道和融资渠道,5月16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江苏股交中心)举办“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融资专题对接活动”,这是该中心获批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业务以来省内首场业务对接活动。

“募、投、管、退”是投融资的整个运行闭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28万亿元,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可我国私募基金退出渠道却很单一,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难、交易未形成规模化导致估值难、基金(尤其是国有基金份额)退出路径不清晰导致退出难、交易后权属变更手续复杂导致执行难等痛点。

为解决这一市场痛点,2020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随后中国证监会陆续批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开展该试点。

江苏股交中心是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唯一合法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近年来,该中心通过深化挂后服务、做实托管服务、创新路演服务、拓展融资服务、规范培育服务等方式,深度服务泰州区域中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助力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在江苏股交中心挂18家,股权托管企业5家,2023年引进股权融资17.28亿元。

“下一步,江苏股交中心将不断强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功能,促进资源集聚,构建私募基金二级市场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共同助力泰州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江苏股交中心总经理葛浩表示。

泰兴市襟江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泰兴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之一,参与了该市转型升级产业投资基金的出资。该公司基金部负责人潘小强说,江苏股交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对于规范国资基金份额交易、提升基金流动性、助力企业融资大有裨益,“公司计划用基金份额质押的方式获得融资,盘活基金财产份额,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业务对接活动之后,我市将全面部署开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工作,这将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生态体系,为我市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资本赋能泰州‘1+4’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陈文考表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鼓励国资份额进场交易,对实现国有资产合理流动、促进资源集聚、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各有关机构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江苏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优势,集聚发展创投资本,优化服务模式,畅通国有资本循环,实现“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更好服务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