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半島都市報

小板凳議事會”。 半島全媒體記者劉文文

一支筆,一個本,幾張小板凳……萊西市望城街道劉家院西社區“板凳會”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沒有主席臺,也沒有發言稿,大傢伙圍坐在一起,各抒己見。社區幹部以“嘮家常”的方式傳達新思想、新政策,社區居民則坐在“小板凳”上訴說需解決的具體事、身邊事。

“小板凳”上嘮嘮家常

“崔阿姨,咱們還是坐在小板凳上,一起嘮嘮家常……”萊西市望城街道劉家院西社區黨委書記張琨微笑着說道。二人交談之間難掩熟稔,歡聲笑語傳遞在小區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前來。如此,“小板凳議事會”便順理成章召開。

不僅僅是小區內,劉家院西社區的廣場、背街小巷、社區內門店等場所都可以尋到“板凳會”的蹤跡。除了社區幹部,在職黨員、流動黨員、網格員、共駐共建包聯單位、志願者等也會自拎“小板凳”,通過“黨建+志願服務”有機結合的方式,在“嘮家常”的過程中向轄區居民提供政策諮詢、矛盾調解、科普宣傳、居民議事、便民代辦等服務。

“大白話”拉近鄰里距離

“社區工作人員日常走訪中發現,小區居民有茶餘飯後坐在一起聊天的習慣,我們便藉此契機,發起了自帶小板凳進小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倡議,探索建立了‘小板凳’工作法。”張琨告訴記者,“小板凳”拉近了距離,“大白話”消除了疏離感,當聊天迴歸到鄰里交流,小區居民更能敞開心扉,放心大膽說問題、提意見。

張琨表示,“板凳會”緊緊攥住了社區居民的耳朵,接地氣的“大白話”也贏得了居民的廣泛信任、理解和支持。不僅如此,“小板凳議事會”通過有事坐下說、有事好好說,說一說怎麼看、聽一聽怎麼辦、議一議怎麼幹,實現了從“議論紛紛”到“議事紛紛”,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板凳會”撬動“大治理”

土話方言,社區幹部講得繪聲繪色;事關自己,社區居民聽得入腦入心。“坐在小板凳上聊聊天,不知不覺中日常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很是方便。不僅如此,他們用通俗的大白話跟我們講新思想、新政策,我們老百姓都能聽懂,也都愛聽。”社區居民紛紛表示,“小板凳議事會”很接地氣,他們很是喜歡。

據瞭解,截至目前,萊西市望城街道劉家院西社區“小板凳議事會”累計收集意見建議30條、問題訴求22條,政策諮詢18條,現場協商解決“垃圾亂堆亂放”“拆除私搭亂建”等民生實事12件,實現了小切口撬動“大治理”,漸漸地,社區成爲了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了持續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