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大概又會戳中很多人的痛點——就像有人曾經跟我講過,怕看我的文章,太直白。

然而,很多時候,爲什麼那些遭遇了感情背叛的人,無法走出陰影,解決問題,就在於沒有認清真相,所以,這當中就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有人怕面對真相;而有的人是沒有看到真相——這篇文章針對的,當然是後者。

在遭遇了感情背叛之後,很多人內心其實是想要結束這段關係的,尤其是那些一直在持續的背叛,但是,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外在的因素,讓自己無法做出這個決定,比如考慮到孩子,這是很多人現實中最難逾越的一關。

到底是不是爲了孩子考慮,而留着這段婚姻關係呢?這其實是一個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

不妨假設一下,如果沒有孩子,你會選擇結束這段婚姻嗎?

這樣的問題似乎毫無意義,因爲這樣的假設根本不存在前提。但是,這個假設仍然有其意義,不妨延伸一下,如果孩子已經長大,獨立生活了,自己會選擇結束關係嗎?

很多人其實仍然還是不會選擇結束,所以,他們真正顧慮的並不是孩子——雖然這也是重要的部分;他們真正在乎的,還是這段關係。

事實上,當一個人面對某個問題而無能爲力的時候,就會去尋找一些開解自己的理由,類似於“破財免災”之類的自我暗示和安慰。在遭遇感情背叛之後,因爲這個問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自己不得不妥協於這樣一段關係中,這個時候,孩子就是說服和安慰自己最好的理由。

“如果不是因爲孩子……”,“我就是爲了孩子,所以……”諸如此類的表述,實在太多太多。

沒有錯,爲了孩子而選擇繼續這段婚姻,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自己內心真的是這麼想的,那麼,就要注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孩子是不是過得好?

很多婚姻,夫妻之間已經視如仇人,兩個人之間完全冷漠,甚至彼此推卸對孩子的責任,把孩子作爲兩個人“博弈”的工具,這樣的婚姻保留着,一定不是爲了孩子。

很多孩子像被踢皮球一樣,在父母之間丟來丟去,怎麼可以說還是爲了孩子呢?很多孩子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緊張的氣氛之下、爭吵之中,怎麼可以說還是爲了孩子呢?很多孩子說,他們真的希望父母別吵別鬧了,實在過不下去就離了吧,如果沒有能力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也不要把這個糟糕的結果,交給孩子來揹負罪名——“我們這樣,不都是爲了你嗎!”

如果真的是爲了孩子,至少有一點是基本的證明——換而言之,如果這一點沒有做到,所謂的“爲了孩子”,就是自己妥協的絕對藉口。

這一點就是:自己有沒有能力過好自己,自己是否積極向上,心態健康,充滿正能量。

父母其實是孩子的榜樣,想要孩子好,真的爲孩子好,那就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向的榜樣。假如婚姻確實很糟糕,而自己又沒有結束的勇氣和能力,沒有關係,那就把自己儘可能過好,能量會感染,也會傳遞。

如果自己的內在仍然是積極的、正能量的,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影響;相反,如果自己的內在是消極的,負能量的,對孩子的影響就是絕對負向的,並且這種影響是一輩子的。

如果沒有能力把自己過好,而是一天到晚哀怨、憎恨,將這一切都歸之於“對方的背叛”,然後認爲,就是對方的背叛,不但毀了自己的幸福,也毀了孩子的幸福,這就一定不是爲了孩子,而是因爲自己沒有能力,只能選擇對此妥協——因爲,你向孩子傳遞的,其實是這樣的信息:爸媽關係不好,這個家不幸福,而且,這種不幸福,我們都沒有辦法解決,看不到希望所在。

事實上,很多“爲了孩子而妥協”的人,最終,孩子並不會感恩你所做的一切,反而,他們在成年以後,會看不起這樣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