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吕延文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就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要全面融入全市科创体系建设,紧贴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双高’建设,力争本地高校毕业生留衢率达到30%以上”的要求。衢职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优势,奋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衢州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紧贴产业,开创科研与社会服务新局面。作为我市创办的高职院校,始终坚持“俯身贴地、提升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着力构建“政校协同、校企协同、校会协同、校校协同”的“四个协同”工作机制,迭代升级“六个一批”服务地方专项行动,走出一条具有鲜明衢职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努力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全国高职院校30强。加强与区域龙头企业合作,联合共建华友新材料学院、华夏航空产业学院等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衢州工匠学院等社会培训平台,构建平台引领、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矩阵。

坚持人才强校,塑造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优势。加大力度引培高层次人才,打好科研管理、人才引培、考核评价等“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拳”。柔性引进特聘教授、特聘杰青团队和产业导师,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队伍,发挥“学会服务站”“博士创新站”等科技平台的阵地作用。精准对接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校企共育高价值专利成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未来5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跻身全国高职院校50强。

坚持科教融汇,激活科技反哺人才培养新动能。构建以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校级荣誉证书为导向的“1+1+1”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留衢就业创业比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三衢工匠”。将科技创新思维融入育人全环节,打造高水平科创师资队伍,努力跻身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强。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教师科研项目、专利研发等活动,孵化一批优质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让科技创新手段服务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新形态教材,加强教学场景下的体感交互技术应用,加大力度建设智慧教室(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能化教科研管理平台,为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