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津沽園憶之榮園紀事

徐世昌曾遊榮園

徐世昌,祖籍天津,後移居河南衛輝。其自幼在河南成長,卻一直眷顧天津。他與天津人嚴修、華世奎等關係極好,與延古堂李家關係也不尋常。早年徐世昌在京與李士鉁同爲翰林,而李士銘亦在戶部任職,故徐與李氏兄弟頗有交情,也曾遊覽榮園。

1917年,閒居北京的徐世昌來到天津,住在五弟徐世綱家中。徐世綱精通醫術,經常爲徐世昌診病,曾任井陘煤礦督辦。時徐世昌在天津德租界新居剛剛落成,遂賦詩《天津新居》一首,“有弟居相近,層樓瞰海濤。階前羣樹小,門外野雲高。讀史師前事,浮家笑我曹,何時具綸鉺,一爲釣靈鼇。”新居與徐世綱住宅相近,而且瀕臨海河,還計劃置辦漁具“釣靈鼇”。徐世昌此行頗有閒情逸致,先後有《金華橋》《金鐘橋》《遊孫氏園》《夜遊北園》《望海樓》等吟詠名勝之詩。還有一首《遊海河岸上種樹園》,從詩句上看似指俄國花園。其中,“浩淼河流繞,東園綠樹深”指花園瀕臨海河東岸,以樹木高大茂密而著稱。“日高金塔影”是指園內東正教堂金色穹頂。園內有湖,爲此“淺水還通渚,平沙入半林”。徐世昌遊覽沽上名勝,當然少不了榮園,而且就在新居附近。徐世昌有詩《遊李氏園》:“十里城南路,名園策杖過。藕塘晴漲斂,柳塢夕陽多。花事勞相問,春陰釀太和。主人何處去?曲徑剪青莎。”可見,徐氏是傍晚到的榮園,夕陽西下,策杖而行。飽覽了泛起漣漪的藕塘,灑滿夕陽的柳樹。一邊欣賞、一邊詢問園中的各種花卉。

徐世昌十分關注家鄉文獻。1915年秋,他提議續修天津縣誌,致信嚴修囑與華世奎商議,隨後又約李士鉁以及喬亦香、劉嘉琛、張仲佳、徐世綱、趙元禮等共同討論議定1916年設修志局事宜。時每月經費300元,徐世昌與蘆綱公所各出100元,天津警察廳與天津縣署各出50元。徐世昌邀李士鉁牽頭編修天津縣誌,一方面看重他的文才,另一方面也看重他的熱心。這次來津,徐世昌在徐世綱陪同下專程訪問修志局,並邀李士鉁、劉嘉琛、高凌雯、張仲佳、趙元禮、華士奎聚餐。這些人都參與修志之事,所以藉機瞭解修志的情況。

1917年,李士鉁的長兄李士銘在天津辦七十大壽,並向社會各界人士徵集壽文、壽詩、壽聯等,後編輯成《李子香七十壽言錄》。書前有徐世昌贈送的壽匾照片,上寫四個大字“仁壽徵祥”。

相關文章